返回 医家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醍醐灌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陈济仁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

    要想更多地去帮助这些老人和孩子,帮助更多应该被帮助的人,必须学会借力。

    经过和周福海请教,陈济仁了解到,在这件事上,可以求助行会、公会的力量。

    通俗的理解,行会包括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是城镇工商业者为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建立的行业同盟组织。

    杭州的行会大约出现于唐代,自南宋转盛。行会订有“行规”,定期聚会。

    行会组织,历代在名称上有所不同,明清时不称行会,而称“公所”“会馆”等,民国以后,又改称为“同业公会”。

    民国时期,杭州市各商业公会,都约定俗成订有同行规约。

    主要内容有:凡商业欲开新店或分店,须向公会领取会员证方准营业;

    凡同业应交纳公会月费,按月交纳,不准拖欠;

    凡非加入同业公会的会员,不准兼售、专营本业货物,以清界限;

    凡同业行家不准兼理店铺营业,店铺不准兼理行家营业;

    凡新开同业商店,须离原有老店左右前后各十间门面,方准开店营业……

    这些行规既是社会性的,又是互助性的。这是行会经济组织职能的本质,也是行会的基本特征。

    各商业公会集会地点,大都选定在各业祖师神庙,定期聚会。

    …………

    第二个可以求助的,就是会馆的力量。

    民国年间杭州的会馆,可分为省馆、市(州)馆、县馆三级,但名称和内容呈交错状。

    如最大的四明会馆,以宁波籍人为主,也包括浙东的余姚、舟山等地区的人,有省馆的性质;

    又如,坐落在管米山的山陕甘会馆,含三个省,本应属省馆,但实力仅相当于县馆;

    再如,坐落在柴垛桥的徽州会馆,以徽商为主体,经济实力强,实即安徽会馆。

    市(州)级会馆有扬州会馆、温州会馆等。县馆有奉化同乡会、新昌会馆等。

    杭州会馆在民国初年时,开始由宅舍乡馆向经济性的行馆、行会转化。

    因为这个时期杭州工商业发展较快,有了建立行业会馆的需要;同时,以前一向以为同乡考生提供方便的功能日见消退。

    于是,有些会馆或同乡会就逐渐增加了商业的功能,一些新建会馆,大多以行会的形式(名称)称呼。

    为了商务上的便利,行业会馆出现或相对集中,或依附于茶楼酒肆。

    如上城地区的行宫桥河下,有药业会馆等一些大会馆。

    又如,柳翠井巷一带,集中了珠宝会馆、钱业会馆等多所。

    …………

    那时候杭州的会馆,大致有行业联络型和同乡联络型两类,或两者兼有。

    比如行业联络型会馆。

    主要是同行之间作为交流信息、接治贸易、商议事务的场所。

    这类同业会馆中,如绸业、木业、盐业、蚕业等,还办有子弟学校以及资助贫病等公益、善事业。

    经费由所属各商行分担和热心人土赞助,后来发展成为各种同业公会。

    还有同乡联络型会馆。

    因杭城为省会、商业中心,同乡会馆林立。

    这类会馆主要以某一地区、某些行业的人为主,既同乡又同业。

    如安徽会馆以典当业为主,

第四十四章:醍醐灌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