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定二三事(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定二三事(上)
宣统三年(1911)五月十日保定陆军军官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签订《辛丑条约》后,天津附近20里地区内不得有大清军队驻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遂将天津各项军事机构移于保定。由此保定取代天津成了北洋团体的中心,同时也促成了袁世凯的新北洋团体对老北洋团体衣钵的迅速继承。袁世凯下野以后,载沣便很想将触角伸进保定,奈何的是保定在北洋团体近十年的经营下已经如同铁桶一般,几年下来,除了侦知司在保定城里多了两处据点外,朝廷插手保定的努力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不过不管是那五还是载沣都不是很急切,伴随着禁卫军的崛起和对北洋团体的打压分化,保定这个北洋中心的瓦解在他们看来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毕竟养一只军队和大量的附属机关是需要海量金钱支持的,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北洋团体控制区域的赋税势必会捉襟见肘,时间长了或许用不着朝廷出手,北洋团体内部就撑不住了,所以最近这一年,朝廷还真的没有明面上对保定施加影响。
因为保定是北洋系的坚固堡垒,所以袁世凯即便是下野了,也会每年抽空避开朝廷的耳目来保定几次,以视察北洋军的建设和笼络人心,这位纵横官场几十年北洋大佬深谙驭人之道,明白除了通过亲信控制军队之外,自己也必须时不时的出现一下,否则人心是很容易变的,毕竟相比于自己,朝廷能够给予自己这些手下的东西更多一些。
“华甫,朝廷今年拨给保定诸学堂的银子到了多少?”和以往一样,来到保定的第一时间,袁世凯便走访了设立在这里的北洋诸学堂,其对军事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只是相比于前次视察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学校的凋敝,心中当时便有些不快,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待来到军官学堂的办公室,他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吓得随行的一干北洋将领噤若寒蝉。
“启禀中堂大人,已经拨付的款项只有往年的不到两成,朝廷方面说今年不仅要削减拨款,而且还要按月拨付经费,因此学堂方面也只好削减各方面的开支今年各学堂的招生数只有往年的不到一半,所以看起来有些冷清。”冯国璋被袁世凯点到了名字,也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袁世凯的问题,谁让从光绪三十三年开始担任军咨使开始他就负责了保定诸多军事学堂的工作。
“两成,这都五月份了,荫昌他想干什么?”袁世凯此时已然是对荫昌产生了很大的意见,给北洋军拨付的饷械不足他还可以理解为受到了摄政王的压力,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可是连学堂的经费都克扣就让他有些无法接受了,须知保定的这些学堂可是他的命根子,学堂出军官啊,军官可以控制军队嘛。
“中堂,其实也怪不得尚书大人,今年朝廷以前借的几笔洋债到期了,所以经费非常吃紧,给海陆军的经费都有所缩减,陆军部首先要力保的就是各地军士的军饷开支,除此之外的开支都要缩减,咱们这边还是好的,据说海军那边现在学堂连打靶的子弹都没有了。”冯国璋苦笑着为荫昌开脱。
“托词,那禁卫军呢,怎么就没听说那五那老货那边饷械不足?”袁世凯虽然也知道荫昌在这件事情上难做,可是却不打算在心里原谅荫昌,毕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荫昌实在是和载沣走的太近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滑向了北洋的对立面,作为北洋团体的大佬,他必须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禁卫军的经费走的不是陆军部的渠道,也基本不公开,所以无从得知,不过今年到现在为止陆军部拨给顺天府二十四县巡防营的经费也只有区区的五万两白银,连吃饭都不够,想来也够那五喝一壶的了,毕竟顺天府的巡防营现在是他那五在管着的。”冯国璋的语气多少有些幸灾乐祸,顺天府是京畿要地,经过那五的整顿,现在二十四个县的巡防营足有两万四千人,这些人受过军事训练,手里边还有武器装备,一旦要是因为无粮无饷闹了起来的话,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到时候不管摄政王怎么看顾那五
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定二三事(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