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子弹设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十四章子弹设备
丁有财那边高兴了,人民银行通过这次的业务,不管是在资金总量上还是在影响范围上都有了新的提升,目前不敢说是整个四川省,起码在这保宁府以及附近的几个府,人民银行绝对算的上是一家独大了,可是面对着那一堆小山一样的订单,老鲁道夫却是真的疯了,一千多份儿的订单可不仅仅是生产数一千多台动力锅炉就算了的,除去可以外包生产的东西之外,也还是有大量的附件是需要川北重工来生产的,这就使得他的工作量又增加了许多。
本来增加就增加吧,大不了停下其他方面的研究尝试也就行了,可是武太行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要求老鲁道夫他们必须要尽快的将动力锅炉和其他所需附件的生产交给那些学徒工们来进行,他和他的那些德国同事们则要继续按照武太行的计划试制新式设备和武器。
另外,从德国订购的一批数量庞大的设备也已经在路上了,年底之前,川北重工的规模最起码还要扩大三倍以上,武太行自然是不会允许老鲁道夫他们这些高薪的技术工人全部牵制在这些民用业务上。毕竟只有军工生产才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
好在这些德国工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对于带徒弟这方面很有心得,现在也已经有不少的学徒工能够独立干活了,不然的话老鲁道夫绝对会带着这帮老工人一起“潜逃”回汉口的。当然了,他们自然是舍不得回汉口的,在这儿吃好喝好住好,待遇更是没的说,他们真的回了汉口的话,他们自己固然是轻松了,可是家人怎么办啊,以他们的能力,能够让家人过上现在的这种日子,也就只能是在广元县了,别的地方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可就在他们努力让自己去适应这种高强度工作的时候,对于老鲁道夫和他的这些老工人而言,更大的考验却也到来了,六月十日,一艘悬挂着俄罗斯帝国海军旗的小吨位运输舰靠上了广元港的码头,武太行从巴德诺夫中将手里弄来的那套762毫米口径子弹生产设备终于到货了,另外就是那五顶账的那一万条步枪和几百万发的各式子弹。
一整套的专业子弹生产设备足足有几十台之多,甚至比川北重工现有的所有设备加在一起都要多得多,而且都是比利时进口的最新设备,要比老鲁道夫他们以前使用的那些设备更加的巨大,也更加的精密,虽说同行的还有十几个醉醺醺的俄罗斯工人,可要让这套设备转起来并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子弹来,估计还是要靠老鲁道夫他们这些德国工人。
好在,这一次武太行给老鲁道夫他们的时间很充裕,只是要求在1910年年内能够投产就好了,这让他们可以慢慢的调试机器并训练工人,要知道这可是生产子弹,要是一旦出了问题的话,那可就是大问题,所以武太行也就没有给他们定下严苛的时间限制,眼下还没有战争的威胁,部队的日常打靶和训练完全可以由手工复装子弹来解决,这套设备只要是在辛亥年来到的时候能够转起来也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这子弹工厂可不能继续放在广元了,南江县山区那边的101厂有足够的空间开设一个子弹工厂,所以武太行决定将这批设备运到南江县山区去,在那里展开生产,不光是这些,就是川北重工的新厂也要放到那边去。今后广元县这边的厂子就专门生产民用设备和培养技术工人,不再用于军事生产,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在隐藏自己的实力,武太行可是自始至终不想让自己过早的成为众矢之的。
自己这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够井喷式的了,若是摊子铺的再大一点的话,估计就连北京城的老丈人都会感到屁股底下发烫了,到时候恐怕就会暂时放下袁世凯的北洋团体来和自己这个女婿掐架了,所以这子弹工厂是断断不能放在广元县的,另外就是南江县的铜矿储量非常的丰富,正好可以用来制造子弹,现在自己还没有条件大规模生产覆铜弹,所以这弹壳也就只好使用纯铜来生产了,好在部队有收集弹壳的传统,不然的话这消耗还真是够让人心疼的了。
不过发展覆铜钢版却是必须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产铜的大国,短时间或许还可以,可是伴随着自动武器的大规模装备部队,部队规模的扩大,战争烈度的增强,铜料的匮乏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使用优质的覆铜钢生产弹壳肯定是首选(特种钢弹壳、塑料弹壳更加的复杂)的了。因此早在几个月前,武太行便通过德胜洋行请了几位德国的钢铁技师,这些人会随着自己采购的小型钢铁厂设备一起来到广元县,到
第七十四章子弹设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