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子弹设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候他们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搞出覆铜钢版和优质炮钢来。
另一方面,从德国进口的一批小型的,可以改作子弹生产设备的设备则会被用来成立一套新的子弹生产设备,专门生产钢壳涂漆的铅头子弹,用于部队的正常训练和小烈度作战,毕竟现在的训练用弹几乎全部依赖手工复装,危险性实在会太大了,不到万不得已,武太行也实在是不会用这种方法。
当初在外购子弹价格极高的情况下,如果完全使用进口子弹进行军事训练的话,他肯定是承受不起的,新兵阶段,一个士兵最少要打一百发的子弹,那可就是十两银子,一千个士兵想要训练出来光是子弹消耗一个项目就要上万辆的银子,加上其他的装备和消耗,没有个十几万两的银子根本就别想成事,可当时他武太行总共才有多少钱啊,广元县的财政一个月也就才能给他提供个千把两的银子,真的铺开了折腾的话,巡防营根本就练不起来。
当然,在这两套设备全部都建起来之后,手工复装子弹的作坊也会适当的保留一小部分,毕竟目前只能生产762毫米口径的步枪弹,一些特殊口径的子弹和手枪弹也还是需要使用复装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在中国的大地上至少有上百种不同的子弹被使用着,如此众多的弹药,你总不能每一个都新开一条生产线不是?(不说别的,就说随船运来的那一万条步枪的口径就够让武太行眼花缭乱的了)
虽说仍旧是手工复装,可是这生产工艺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一些简单的模具、设备都会陆续的被生产出来并装备到这里,最起码要在提高子弹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保障工人们的安全,起码不能像现在这样,大事不出,小事不断,经常都能搞出一点动静来。
一想到自己总算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子弹工厂,武太行这心里边儿就别提有多美了,你说他现在心中阳光灿烂,那可是一丁点儿也不掺假的。可是看着船上卸下来的几十吨发射药和底火原料,他脸上和心中的笑容却再一次的凝滞了,原因无他,那就是自己的子弹工厂还有一个最大的短板,那就是化工原料。
现阶段的中国,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几乎全部都要依赖进口,即便是号称能够自产无烟火药的宁鄂两局,在生产原料上其实也是进口的英美产品,所谓的自产无烟火药不过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罢了,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一点像样的化工产业,既然连最基础的化工生产都做不了,那就谈不上自产这些东西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子弹工厂的无烟火药和底火只能选择进口,除非是使用黑火药和极不稳定的红药来生产子弹,那显然是不可取的,若真是那样的话,自己搞了一大一小的两套子弹生产设备还有什么意义呢?
武太行也想发展自己的化工体系,只是在这个时代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工艺还没有完善,就算是他自己建起了完整的生产流程,这最主要的一种原料也还是要依赖进口的,武太行这会儿肠子都快悔青了,你说当初上化学课的时候自己也算是好学生了,可为什么就是记不起来这合成氨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武太行唯一记住的就是工业合成氨是一个德国科学家在一战的时候搞起来的,为此德国人甚至还给那名科学家写了一首歌,那人叫什么来着,对,哈伯,就是哈伯,19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位仁兄应该是在09年就已经完成了实验室合成氨的研究,正在搞工业合成氨的攻关吧。
现阶段想要解决合成氨的难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哈伯给从德国绑架到中国来,可问题是他武太行就算是再狂妄也不会认为自己有能力从德国本土绑架一名知名的科学家到中国来,最起码在目前阶段,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他只能等待,等待哈伯在德国去完成他的研究,然后想办法把他的生产工艺给弄到手。
话说回来,在一战爆发前,武太行还真的就没有必要担心原材料的问题,巴德诺夫中将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海参崴将原材料给运到广元来,价格估计也和他自己生产的价格差不多,大可以储备一些,以应付因为一战的爆发所产生的原材料短缺。
不管怎么说,能够拥有一套比利时原厂的762毫米子弹生产线,也标志着他武太行的实力又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也就多了一分争霸的本钱。
——
第七十四章子弹设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