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魏尚书托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七十六年,兵部尚书魏泽明一家一百三十六口被流放西陲。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朗元城北门解押而出时,城内的老百姓围满了街道两侧,被隔绝在了御林军冷冷的兵器之后。
当行径在一列素衣人群之首的魏泽明,披头散发,满身枷锁,踉踉跄跄被推着。呵斥着前行至夹道之中时,不少百姓当场流下了滚烫热泪。有的妇孺竟哭天抢地地喊冤,奋力冲开围守的御林军,场面一度混乱。
负责押解的将军唯恐生变,看了一眼城楼上立着的那个人,便当场斩杀了闹事最凶的一个壮汉。顷刻之间一个大活人就倒在了血泊里。顿时一整肃穆,没有人再敢往前冲击。
“你们这些刁民,给我听着,魏泽明是朝廷钦犯。当今王上仁德,未将其就地正法,只是将其一家流放。尔等如若再挑事生乱,他就是你们的下场。”
说着,骑在骏马上的人驾着马,重重地让马蹄踏过死者的身体,以儆效尤。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的盛情我魏泽明心领了。切莫再为了我冲撞守卫,做无谓的牺牲。今日我魏泽明被奸人所害,被迫背井离乡。可苍天有眼定不会蒙蔽圣君双眼,等到真相大白之时,魏某定再披战衣为父老乡亲守家卫国。”
魏泽明说罢老泪纵横,跪倒在地,重重地向两道的人群各磕了一个响头。
这是一个将军,一个战士最后的道别。
他即将远离这片故土,他用自己坚定的目光告诉每一个人。这里不是终点,他一定会回来。
可在那坚硬的盔甲之下,那颗柔软的心却在肆无忌惮地呼喊着故土、家国。
这一别,或是无期。
多年的政治斗争论证了魏泽明的判断是正确的。大将军谢廷会和宠妃王贵妃既有心篡权,对抗王后党,扶持王贵妃之子李奭,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颗畔脚石。
自己既掌握着鄌国一半以上的军权,享有百姓充分的爱戴,如若不能成为自己的人,就一定要除地彻底。
好不容易王上打了盹,糊涂地听从了一番设计好的谎言,相信了一出安排好的剧目,流放自然只是开始。
三天之后,当队伍行径出鄌国时,魏泽明被一支无名箭射中左心房,跪倒在地,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在临死之际,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儿子魏然的安危。想必此时,他应该在前往桃平县的途中了。孩子,父亲亏欠你的,这辈子怕是弥补不了了。
下辈子吧,你要是不嫌弃再作我的儿,我赔一条命给你!
当魏泽明被无端杀害以后,其事先安排好充当其子魏然的书童也被押送军杀害。
魏府一百多号人陷入恐慌,四处逃窜,正好中了谢廷会的计。
送军队伍瞬间变成了送葬队伍,手持刀柄的士兵个个杀红了眼。看到素衣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一顿乱砍。
他们接收到的命令就是:“只要叛逃,杀无赦!”在鄌国通往西陲的山谷里,魏泽明一家惨遭杀害,无一幸免。
唯一庆幸的是魏泽明苦心多年找寻的一名酷似其子魏然的书童替主殉葬,且未被人察觉。
在东窗事发前,魏泽明就安排其嫡系护送魏然乔装离开朗元,在鄌国四处游窜以混淆视听。加之找来的书童和魏然神似,且熟悉其一切日常,故而未有破绽。
按照魏泽明的安排,等待他们被流放到西陲或是被杀害以后至少月余,待一切平息后,再将其子魏然遣送至其好友林书进府中。将其改名换姓,潜心培养。如有一日能成大器,再为国尽忠。
要说魏泽明与林书进的关系,常人看来不过是点头之交。
实则早在十年前,林书进刚就任桃平县县令不久。鄌国江下地区恰逢洪涝,连续三天的倾盆暴雨让整个富庶的江下顷刻荡然无存,损失惨重。
老百姓四处迁徙,人心不定,洪水后的病疫危机四伏。正在各省都纷纷想方设法阻止江下的灾民四处逃窜时,只有桃平县公然为灾民打开大门。
不仅如此,在林书进的有序安排下,桃平县的男丁集体上山伐木,短短十天时间建筑了大量的临时住所。妇女们则忙碌地赶制被褥和衣服以救济灾民。
消息传到朝廷,王上公然表扬了林书进,仁慈宽厚、领导有方。不少人因为害怕林书进一夜之间飞黄腾达,便安排了各种关系,前朝后院地进谗言,让王上相信林书进不过是想借机造势,引起关注,以谋大利罢了。
王上心想一个地方小官能有如此魄力实属不易,可焉知是不是哪个党羽的棋子呢?还是静观其变为上。于是便就此打住,再不提及此事。
但林书进却因此进了魏泽明的视线。同样是爱民如子、心系家国的魏泽明便派信使捎信给远在桃平县的林书进,以表达对其所作所为的赞赏。
林书进虽是一介布衣登入仕途,可从不惧权贵。看到当时已是将军的魏泽明的主动示好信,并未有一丝谄媚和惊讶之意,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感动。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知己,也看到了朝廷那些中流砥柱中不乏赤诚君子,那么国家就有了希望,人民就有了希望。
因此,两个人你来我往地通信了有大半年,直到魏泽明一次南巡视察地方防护情况,才抽空私下里和林书进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是新人也是故人,把酒言欢,秉烛夜谈。对民生问题的梳理,对国家部署的见解甚至对子女教育的探讨,不知不觉天竟亮了。只能含泪作别,依依不舍。
自那以后,两个人更是视对方为患难兄弟,魏泽明年长一些自然为兄。
作为大哥,他深知政局关系的复杂,随着自己官品的不断提升,人前风光的背后是无尽的担忧。历来皇家争储都不乏流血牺牲,一旦站错了队就得赔上一家人的性命。
正是深谙此道,魏泽明一直保持中立,可以说他如清流一般地立于朝堂,但不结党营私本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自知或难自保,故而尽量远离朝廷,长期申请在外驻守,并有意安排了长地极像魏然的书童以备不时之需。甚至他连书信给林书进都要用密文,而且次数越来越少。
自从谢廷会和王贵妃联手浮出水面想要迫使王上易储后,他就断了和林书进的联系。他知道他已不可能再置身事外,当自己被卷入这场漩涡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住想要保护的人。
第23章 魏尚书托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