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魏尚书托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益于魏泽明精心的安排,不仅魏然能幸免于难,他和林书进的关系也保护地尚好。至少目前为止,并未有人嗅出兵部尚书和一介县令之间的亲密关系。
就这样,魏家满门殉难后的三个月,林府来了三位意外的客人。其中一个腰间配着短刀,满脸的络腮胡子,浓眉大眼,体型健硕。另一位看上去是这彪汉的妻子,穿得倒是简朴,头上也没带任何饰品,盘成圆髻,插一根木钗子固定,周围用条形布条裹着,俨然一副农家村妇打扮。
站在他们中间的少年倒是清秀俊朗,但眼光锐利,鼻梁提拔,唇线分明,身形单薄,一副桀骜不驯、漫不经心的模样。好一个英俊的后生,林书进想着,假以时日好好打磨定能不负魏兄生死之托。
“林大人,把公子送到此处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日后公子的生死富贵全仰仗大人了。”说着那大汉双手合拳,单膝跪地拜向林书进。林书进赶忙上前扶起,愧不敢当。
“林大人,我们一路上佯装成一家三口,四处躲避,辗转游离,能顺利到达桃平太不容易了。公子跟着我们吃了很多苦,现今魏家无所依靠,望大人一定善待公子。”
妇人说着向前重心一移,双膝跪地,就要给林书进磕头。刚站起身的大汉也跟着跪下。就这样两个义士双双跪在林书进面前,恳求林书进务必看在以往和魏尚书的交情定要为其保住后人。
人走茶凉的道理林书进太懂,他们一定是怕自己也是那样薄情寡信之辈。眼下魏家不但非权非贵,还是个马蜂窝。如若魏然未死且被藏匿的事曝光,林书进一家都得跟着陪葬。
可林书进能拒绝吗?他不能啊,无论如何,他都做不到。
魏泽明在世时坦诚相交、掏心掏肺,明里暗里给他多少支持,物质上的也好,精神上的也罢。可以说林书进如此忠于鄌国,忠于其职,忠于其心,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魏泽明的影响。
正是有了魏泽明的坚持不懈,不改初心,才使得林书进始终坚信他所效忠的君王是一代明君,他所效力的朝廷定能保万民。
如今,魏兄一家蒙冤被害,他无法为之洗刷冤屈,报仇后快已让他愧疚不已。如若再不能保全魏然,给魏家延续香火,他怕是连在这世上生存下去的信念都要被剥夺。日后下去有何颜面再与魏兄相见?
古有赵氏孤儿,一介布衣程缨尚能以命护义,何况自己乃朝廷命官,饱读诗书?如若说一套做一套,又有何资格再为父母官?即便母亲在世,也定会支持自己舍生取义,做个堂堂男儿。
“两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魏大人与我乃手足兄弟情尔,如今兄长有难,为弟者岂有坐视不管的道理。两位请放心,林某定竭尽全力以护魏公子周全。”
林书进虽是文臣出生,可血液里却有一股倔强劲。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可谓是身体力行。因此说出这番话时也可谓是慷慨陈词、诚意十足。
两位护送的义士便不再多说,以免夜长梦多,两个人换了身衣服饭都没用就从后门离开了。留下魏然一个人,真就是孤零零的了。
林书进上下打量了这孩子好几遍,贵公子出生的魏然虽然是虎落平阳,可高贵的气质却未移。
虽然一身素白绸衣,远比不上什么华服,危难之间仍然体面庄重实属不易。
眉宇之间的散漫和不屑,冷冰冰的脸庞,不断摆弄的手指,这些在林书进看来非但不厌恶,反而更多的是怜悯。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顷刻之间一家人全部离他而去,从此世上就再无同血脉的亲人。一个人没了亲人就像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然也会迷茫自己要去往何处。天地之间如此之大,此时偏偏会觉得哪里都不是自己的家。
林书进越想越心酸,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这个孩子,要让自己的家成为他的家,要让他重新有家人,有心灵的依靠。于是他唤来了自己所有的家庭成员,要把魏然介绍给大家。
林夫人是乐儿搀着来的,林循刚从书房里放下书卷推门出来,林冉和林礼两个人正在院子里擦地。听到父亲的呼唤便放下手中的活儿,有说有笑地朝着大堂走去。
这是林冉第一次看见魏然,隔着十多米的距离,她的眼睛就定格在这个白衣翩翩的少年郎身上。他那白皙的皮肤,分明的棱角,英气的脸庞,林冉都一一看在眼里。
如果说刘兴文是俊秀的文生,那眼前这位男子定是骁勇的将军。他高傲地像一只天鹅,一只仙鹤,让人只可远观。
可桃平县的男子她都是见过的,这个人一定不是县里的人。那么他又是何许人也?为何会被父亲视为上宾对待呢?
“来来来,林循、冉儿、小礼都坐好。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家里的新成员认识。”
林书进开门见山的一番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一脸无辜,一头雾水,面面相觑。魏然倒是平静的很,站在林书进身边,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游走在大厅里,并不注意看某个点。
“这是你们远亲堂伯的儿子,林然。往后啊就和我们一起生活,以后就是我们一家人。林循你是大哥,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知道吗?”
林循一脸无语地“哦”了一声。
他很想问一句“什么堂伯?为什么堂伯的儿子要和我们一起生活?”。其他的人也有同样的疑问,只是没有人说出口罢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林书进决定的事,一定是通过深思熟虑,过多的质疑只会让父亲难堪。
兄妹三人不约而同望向母亲齐氏,只见母亲轻轻地摇了摇头,三个人便懂了意思,谁也没开口问下去。
给魏然冠名林然,身份为远亲堂伯的儿子,完全是林书进个人的想法,并未与魏然商量过。这让魏然很是不悦,林书进话音一落,他就直接“哼”了一声,明显表示出对林书进一番言辞的不满。
林书进看了一眼魏然,顿时尤为难堪,显然他感觉到魏然并不领情。可话说到这个份上,好在家里人没有接着问下去,可这场要怎么收,他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林冉一眼就看出了父亲的难处,便灵机一动:“哎,堂兄,你的靴子好特别啊,怎么是红色的啊?男子穿红靴真是少见啊!”
林冉突然话锋一转,俏皮地询问道。立马就引得所有人纷纷朝着魏然那双红色靴子望去。
正是穿着一身白袍,脚下的那双鲜红色的锦缎红靴显得尤为打眼。
按理来说,当时男子大多穿鞋以白、黑为常色,红色确实少有。一般为六岁以下的孩子,母亲往往有心者会缝制红鞋以求孩子健康平安。但十多岁的男子还依然穿红鞋的别说是林冉,就连林书进也是第一次见到。
第23章 魏尚书托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