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定在了哪一日?”姜照又问。
高盛安如实道:“听卓统领说,是五月初八。”
姜照想了一下,如今已是四月下旬的光景,离袁启的婚期,竟是不足一月了。
她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倒是迫不及待。”
高盛安捏着袖子擦了擦额角,小心翼翼道:“听闻是……袁老夫人不太好了。”
牵扯到老人家,姜照没有再出言嘲讽,又提起另一件事。
“有赵太妃在,她怕是回不了宫正司了。”
高盛安知道陛下口中的“她”是谁,稍加思索,迟疑道:“陛下不想让她留在御前吗?”
他是姜照跟前的人,有许多事姜照虽然不明说,但也不会有意瞒着他,而高盛安的确是个聪明可靠的人,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他向来掌握的很好。
他不敢胡乱揣测圣意,怕揣测不到,更怕揣测错误。
姜照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问道:“你觉得她该以什么身份留在御前?”
这的确是个难题。
谢锦并非凭空出现的人,可以肆意安排身份,她在宫中是有迹可循的,大小也算有些地位,即便是旁人不敢多说,却还有一个赵太妃。
一个犯了宫规的女官,该以什么理由来御前伺候呢?
“陛下。”高盛安低下头,恭谨道:“青时只伺候陛下起居,奴才年纪大了,手脚已不麻利,小元子又过于毛躁,陛下身边,如今正缺一位执笔。”
姜照处理政务时,并不喜身边有太多人伺候。
她年少时曾受人冷眼,位居高位之后,也不轻信任何人,身边除了青时和高盛安这两位陆烟容留下的老人,能信任的就只有元祥。
如同高盛安所说,青时只负责她的日常起居,除了偶尔送一些吃食,甚少来御书房,从前奉茶、执笔、磨墨这些事情,都是经高盛安的手。
他见陛下似有意动,又道:“谢司正身为宫正司女官,知法犯法,已被赵太妃降罪惩罚,陛下仁善,将其贬为宫女,也算是给各宫的交代。”
“朕不需要给任何人交代。”姜照顿了一下,又道:“这件事你亲自去办。”
这就是同意了的意思,高盛安应下声,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姜照的生辰是四月二十七,虽然她吩咐了简办,但毕竟是陛下千秋,礼部丝毫不敢怠慢,总有些事要请示过陛下后才敢做决定,于是姜照也多了许多琐事要处理。
谢锦脸上的伤已经恢复的差不多,只是还需每日喝药,是张太医特意吩咐的补药,专门为她调理旧疾。
在熙和宫的这段时间,谢锦不知是认命了还是想通了,每日写字绣花,遵医嘱调养身体,不仅没有提起要回宫正司,更甚没再问何时才能离开帝王寝宫。
在高盛安委婉道明来意,得知要摇身变为御前宫女,为陛下奉茶洗墨,谢锦也没有表示出多大的抗拒之意,只是沉默半晌,方点头应了声。
“劳烦公公,代奴婢谢过陛下天恩。”
她怎会不知,姜照此番或许是有私心,但究竟而言,还是为了保她。
高盛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谢锦看出来,却偏不开口问他,直到他自己憋不住,终于主动开口道:“陛下生辰在即,有藩王入京,各地臣子朝贡,属国来贺,近来事务繁忙,如有无暇顾及,不周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姜照近几日是不曾出现,谢锦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以前她在她面前只是阿照时,也并不是时常在侧,天子掌九州,本就该如此。
于是她道:“陛下日理万机,不必为奴婢挂怀。”
她反应冷淡,高盛安本来盘算为陛下说几句好话,却又觉得不合时宜了。
高盛安告了辞,谢锦目送他远去,待再也看不见身形,又坐回窗下,将未绣完的绣品翻了出来,拿在手上,久久凝视未动。
那是一个香囊,雪青色的面料,上面绣着祥云仙鹤,肉眼可见的技艺精湛。
面料是昙云锦,极贵重的料子,宫中也没几匹,且所记在册,全都在陛下宫里。谢锦这一条是数月前托徐伊人从宫外买来的,花了许多银子不说,前后打点都是人情。
徐伊人前几天来看她,把未绣完的香囊也给她带了过来。
她早就想好要送给姜照的生辰贺礼,得了闲时便绣上几针,从未如此上心,也从未在绣品之上倾注那么多的心血。
如今只差收尾了,恰好能赶上姜照的生辰,谢锦却不知道要不要送出去。
姜照并不缺这些,尚衣局百余名绣娘,精通各种花样绣法,专为皇帝一人服务的就有三十多名,哪一个不比谢锦技熟。
况且如今,她也不是很想送她生辰礼物。
凝视半晌,长叹一声,她干脆还是把针线藏起,转去了一旁看书。
眼不见,心不烦。
(
第21章 二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