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康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康王姜晏奉命回京,王驾至宫门口,姜照亲自去迎。
从血脉亲缘上来说,他们是亲叔侄,但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彼此都尚不熟悉。
没人知道姜照为何突然想起让康王入京,毕竟先帝对康王的防范是个人都能看在眼中,姜照虽然不像她父皇那般多疑,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她也不该不懂。
姜照的所思所想,不止是京城里的人猜不透,姜晏本人更是猜不透。
一个被打压了几十年的病弱亲王,自然端不起什么长辈架子,他身后跟着王妃,夫妻二人见了姜照的面便俯首要拜,被姜照一手一个扶住了。
“皇叔皇婶是长辈,不必行此大礼。”姜照收回手,淡笑道。
康王夫妇连连谢恩,相视一望,都不敢抬头直视天颜,显得有些怯弱的模样。
姜照并不在意他们二人的反应,抬眼往后一扫,挑着眉头问:“安乐呢?”
她问的是姜晏成婚十数载才得的独女,生在前年,如今也只才两岁多。那时候正逢太后过世不久,姜照整日郁郁寡欢,康王派人来宫中送信,她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亲封了一个安乐郡主,又按制赏赐了一些东西。
对于那个来之不易的小郡主,她还未曾见过一面。
姜晏低眉道:“晗儿年幼嗜睡,正在马车里小憩,还望陛下见谅。”
小郡主单名一个晗字。
姜照自然不会和一个两岁的小姑娘一般见识,闻言便笑道:“一路颠簸,委实是辛苦了,朕早已让人收拾好了寝殿,还是皇叔曾住过的流云殿,皇叔皇婶先去歇息片刻,晚上朕在清风阁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话已至此,姜晏夫妻哪有不应的道理,连忙谢过恩典。
叔侄间并未有太多寒暄,姜照要回御书房办公,差高盛安领康王夫妇去寝殿休息。
姜晏年近四十,保养得宜,又未曾蓄须,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的模样。他常年病弱,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不至于骨瘦如柴,但还是一阵风就能吹倒的瘦弱模样。
他贵为亲王,但并没什么架子,一路走着目不斜视,高盛安偶尔和他说几句话,他也只是颔首附和,多余的话一个字都不讲。
到了流云殿门口,正碰上领宫人过来的徐伊人,她走在最前头,身后跟着十数个宫女,都是低眉顺眼,见他们过来,便齐齐行礼。
高盛安道:“这是伺候王爷王妃的宫人,晚些时候奴才会再挑几个伶俐的太监过来,若是有伺候不周的地方,王爷王妃尽管告知奴才。”
又指着徐伊人道:“这位是宫正司的徐司正,找她也是一样的。”
姜晏拱手笑道:“劳烦高总管和徐司正了,陛下隆恩,也请高总管代为谢过。”
“王爷客气了。”高盛安眯着眼,伸手示意了一下,微微笑道:“奴才还要回御书房伺候,王爷王妃一路跋涉也着实辛苦,奴才就不在此叨扰了,这便告辞。”
姜晏又说了几句客气话,便牵着王妃的手,在高盛安的目送下进了殿门。
徐伊人回头吩咐了几句,那十来名小宫女也跟在后面进了门,她抬眼扫过,见殿门附近站着几个侍卫,便对高盛安道:“请高总管借一步说话。”
知道她与谢锦关系亲近,高盛安自然不敢怠慢,二人找了处无人的角落说话。
“不知徐司正有何事吩咐?”
“吩咐不敢当,只是有一件事,还需知会公公。”
徐伊人又抬眼四望,确定没有身后黄雀,才压低了声音道:“宫里人多口杂,锦娘在泰安宫的事多少走漏了一些风声出去。陛下行事果决,倒是无人敢议论,但是袁启有所耳闻,便找到了宫正司。”
高盛安眉头一跳,同样压低嗓音问道:“徐司正是如何打发了他的?”
徐伊人道:“我只告诉他锦娘惹怒太妃,受了刑,恰巧被陛下施以援手,多的却是没说,他如今急得上蹿下跳,并不知锦娘在陛下寝宫。”
高盛安又问:“他知道谢姑娘因何受刑吗?”
徐伊人点了点头,道:“他既然找到我面前,自然是知晓了,我之所以要知会大总管一声,是怕他胆大包天,找到陛下面前要人。”
袁启算得上青年才俊,但若论心性,徐伊人是看不上他的,只是怕他狗急跳墙,又闹到陛下面前,再连累了谢锦。
不等高盛安表态,徐伊人又补充道:“锦娘早就和他说清楚,两人算是尘归尘土归土,没有半分关系。更何况事已至此,已经再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怕陛下多想。”
高盛安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她的意思。
如果说是别的,姜照可能不会想太多,但是事关谢锦,袁启又实在身份敏感,如果不是徐伊人早做知会,真让袁启直接闹到姜照面前……
高盛安想都不敢想。
“这件事咱家记在心里了,会想法子告知陛下,徐司正不必担忧。”
“得了大总管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宫正司还有公务,再加上身份之别,二人说罢此事便相互告别,回到了该去的地方。
姜照的确是个勤政的皇帝,一天到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处理政事的,从前还偶尔扮成小宫女去宫正司见谢锦一面,如今身份暴露,连这唯一的消遣都没了。
&n
第22章 康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