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世酒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醉卧沙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倒头栽的柴担爬山路、肩挑两桶b他重了两倍不只的大水桶从水井入厨房,一日日勉力劳作,工作量不b在家轻松;但唯一的好处是,庙里吃饭管饱,虽然也吃的粗粮,最少能够吃饱,就b在家里每日两顿杂粮稀粥好得多了。

    重yAn的师父问古和尚,X情暴躁、常常劝解的话说不了一句,手里的戒尺先劈头盖脑的扫下来;幸亏有师伯问道和尚时时提醒,重yAn才少挨了许多揍,就连识字念经、佛法释义,都是问道老和尚教的。以至於,重yAn常说溜了嘴,直接喊问道老和尚「师父」;每回让问古师父听到了,又是一阵酸。

    这太行山里的小庙广佛寺虽然偏僻,但是却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问智大师」。问智和尚是这师兄弟三人中,最为能言善道的一个。

    想当年,在忽必烈大汗刚入主大都时,问智就从山里出来、一路托钵化缘、来到大都开坛讲道。听过他讲道的信众常深受感动、痛哭流涕;一时之间,「听问智大师开示」蔚为王公贵族间流行的礼佛活动。

    问智老和尚有了名气之後,并未遗忘山里的师兄们,他特地拜访掌管寺庙僧所的礼部,将「广佛寺」登录在籍,让朝廷的供奉不绝。

    春去秋来,冬过夏临,岁月匆匆,小和尚重yAn在广佛寺里待了七年。

    这七年时间,重yAn除了学会识字读书、解经释义,也学得一身飞檐上瓦、搏鹰走兔的好功夫;加上每日管饱的杂粮馍馍,让他正在cH0U个子的身高蹭蹭往上,转眼间,这小九已经从一个瘦瘦小小的孩童,长成了玉树临风、温文有礼的谦冲少年。

    在这期间,问道教的是学识、问古教的是功夫,两个老和尚对重yAn都非常满意。虽然七年中,寺里陆续来了几个新弟子,但是耐X都不如重yAn,反应更是鲁钝,得不到师父们的青眼;只有这些小师弟口中的「大师兄」,才能搏师父们一粲。

    到了元武宗曲律可汗的至大年间,蒙古族加倍奴役汉人,许多受不了的农人只好落草为寇,躲在山寨里逃避官府的繇役;重yAn的母亲已经病逝,父亲则领着家里仅存的两个兄弟投奔到山上寨子里了。

    对於已经出家的重yAn而言,俗家的事情不是他该管的,但是怎麽也放不下。

    问道老和尚看着小九每日愁眉深锁、沉默不言的样子,知道他心底还是牵挂父亲和哥哥们。

    上回小九母亲病逝,问古师父不准小九奔丧,说那已是俗家前尘、理应放下,只让小九在晚课时多念了几十遍的大悲咒,小九在念经的过程中数度潸然泪下,为此还病了一场。

    小九重情义的X子虽不利於修道参禅,但是总是让人心生怜悯。问道老和尚想了两天,终究还是开了口:「重yAn,师伯命你下山探望李家村的情况,顺道向州府衙门申报寺里近年来新收的弟子人数,领了官府度牒再来回报。」

    到州府衙门申请度牒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任务,问道师父这是变着法儿放重yAn下山、让他回家探亲了。聪敏的小九一点就通,听得掌门师伯的令喻,心下一喜,面上仍然平静无波,微一躬身,说道:「弟子领命。」转身正要去禀明师父问古和尚,身後传来一句:「事不宜迟,重yAn你即刻下山,问古师弟那里,我替你说一声就是了。」

    有了掌门师伯这句话,重yAn二话不说,回到僧房打了个简单的包袱,径直向山下走去,重yAn离寺的时间尚未晌午,而到了晚课时间,遍寻小九不着的问古师父,才听到师兄淡淡丢了一句话:「你找小九?我派他下山去领取度牒了。」

    眼见人已经离开了大半日,就算问古有心追回小九,也只能徒呼负负了。

(三十)醉卧沙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