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唐四杰——杨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聪敏博学,文采出众,进士及第,授弘文馆待制,参加制举,补为校书郎,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炯,幼年时就非常聪明博学,文采出众,应弟子举及弟,被举神童。刚进弘文馆的时候,杨炯因为年轻,对出仕与否还不太经意,有了“予出身”的待遇,能在弘文馆“待制”,心里已经感到满足。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和学识的加深,“学而优则仕”的信念强烈地萌动起来,期间杨炯创作了和表达自己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的情志。
在弘文馆待制十六年后,杨炯在京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据二载:秘书省有“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正九品下,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心怀经国理想的杨炯,年近三十,才获得一个“雠校典籍”的九品小官,对自己仕途上的这种蹇滞不畅,杨炯心里很郁勃不平,期间创作了,以示自己的情志。
太常博士苏知己上表朝廷,建议公卿以下冕服制度重新议定,皇帝下令有司审议,杨炯写了,回顾了古代典制,指出苏知己的建议为不经之论,使其建议未能得到皇帝的采纳。经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杨炯被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弘文馆学士,掌太子东宫庶务。
从秘书省里过了六七年郁沉岁月后,终于从九品末僚一
第六章 初唐四杰——杨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