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事讲将2隋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初唐四杰——杨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跃而成为太子詹事司直,而且还充任声望甚隆的崇文馆学士,开始了仕途上的一大腾跃,据载:东宫詹事府有“司直二人,正七品上,掌纠劾官僚及率府之兵。”詹事司直是太子的贴心官员,掌管东宫内务,职务颇为重要。面对这样一次仕途飞跃,杨炯的内心是兴奋的,期间创作了等文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杨炯伯父杨德干的儿子杨神让,跟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事件平息之后,杨德干父子被杀,杨炯受到株连,被贬到四川梓州担任了司法参军,结束了他在长安长达二十六年的安定生活。杨炯秩满回到洛阳,武则天诏杨炯与宋之问分直习艺馆,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他虽因官职不高,心中抑郁,但却对武则天仍尽情颂扬。

    宫中出盂兰盆,设斋分送各佛寺,武则天在洛南城门楼上与群臣观看,杨炯献上,称颂武则天“周命惟新”,并希望武则天作为“神圣皇帝”能够“任贤相,悖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捐珠玑,宝菽粟,罢官之无事,恤人之不足”,成为帝王的楷模。

    杨炯出任盈川县令,卒于任上。张说赠有,因历代史学家对的理解不同,造成杨炯任盈川令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杨炯为政残酷,据载:“炯至官,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榜挞之。又所居府舍,多进士亭台,皆书榜额,为之美名,大为远近所笑。”

    另一种说法是杨炯亲政爱民,浙江省衢州市盈川村,村边建有杨公祠一座,内有杨炯塑像,杨公祠内旧有对联:“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世代感贤令,泼水江旁千秋俎豆。”说明当地百姓,千百年来都是把杨炯当作“贤令”来奉祠的。

第六章 初唐四杰——杨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