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民国49年6月18日的自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切仔面面摊的日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国49年年,6月17日中午,台北市?某处官兵眷村里-

    「阿爸?阿爸...快醒过来啦!别再偷懒在睡觉了啦!」

    「唔嗯...啊嗯...」

    「阿爸~~」

    伴随着我家中华、那个随时可以飙上高八度音的凄厉高音小公主的一声长嚎,我醒了、至少醒了一半;而剩下的那一半、是被她用力打在脸上的一个耳光给吓醒的,差一点、我就连着PGU下坐的藤椅给翻了过去,完全看不出来、这一巴掌打下去,居然是一个十岁小nV生该有的手劲。

    「阿爸,你一大早就看不到人、是跑去哪里quot;偷掠Jquot;喔?(台语:偷抓J),现在回来了,脸上又是一块块quot;欧青quot;(台语:瘀青)加流鼻血…你是後来在quot;铁枝路quot;上梦游被火车给撞到喔!」,年纪虽然还小,但中华却已经很会说话-他的国语是跟我学的,她妈妈晓莲、则教会了她大部份现在会说的台语。

    至於…这种夸张的说话方式…嗯,到底又是跟谁学的?里长伯?还是在quot;柑仔店quot;(台语:杂货店)外面卖quot;枝仔冰quot;(台语:冰bAng)的阿坤?抑或是晓莲的弟弟.晓生?这个quot;凶手quot;要是被我找到…真的要在他身上、挂个quot;儿童不宜接近quot;的告示牌才行。

    「我的中华…阿爸回来了、我回来了…」

    「阿爸,我知道,我眼睛又没瞎…啊…你就别哭了!阿爸…天公伯啊!帮帮忙喔!你又怎麽了啦?阿爸,你今天真的怪怪的…」

    不知道怎麽了、我突然抱住了中华给哭了起来,并且让她伸手m0了m0自己的脑袋给哄着,就像小时候给家里老娘安抚着、自己被老家水田里的一条毒蛇咬了,只会痛、但是…应该不会Si的时候一样。

    只是,老娘啊!你儿子被一条金环蛇咬了没Si没错,但是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才醒了过来,可是也差一点就这样去见了阎罗王啊!

    而抱着中华,在她小小软软的身T上、我闻见了她的T味,气味就和以前晓莲身上会有的香水味一样,心里也才多少安稳了下来;只是,当松开了抱住她的双手臂弯,我也看了她眼里透露出的无奈和不屑,十足像极了晓莲和我吵架时、她会有的那副鄙夷神情来。

    果然,「有其母,必有其nV」啊!当我回过神来、坐在藤椅上用眼神来回端详着中华的样子时,只见她深深地吐了一口长气後,便从一旁摆着这两张藤椅後的橱子cH0U屉中,拿出了一个玻璃瓶子装的跌打药酒,里头是装了半满的琥珀sEYeT,并且微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草药味。

    「阿爸,你想跟我说说、你到底发生什麽事了吗?」,拿着一块乾净的布、沾了点琥珀sE的跌打药酒之後,中华是熟门熟路地帮我在伤口上、涂抹起了药酒来。

    从小到大,我有研习武艺的习惯,家传的一套quot;李家诸形拳quot;给锻练了三四十年的火候,一路上,自然少不了的是和人交手或较量过後的伤痕累累;所以,诸如跌打药酒和云南白药之类的伤药云云,自然不能或缺的是我们李家必备的家常良药之一。

    「李中华,你果然是你妈.王晓莲的nV儿呢!连问你老爸我给说的话,也把你妈的口气、样子,学得是十分唯妙唯肖呢!」,我有感而发的说了这段话,同时,跌打药酒那GU沁人心脾的草药味,也把我的意识带回了眼下、这个燠热的夏天里,这个民国49年、1960年的六月初夏。

    须臾间,初夏的薰风阵阵,也把我们头上、几根木头柱子给撑起的白sE帆布棚子,跟着吹得一鼓一鼓的跃动起来,如波似浪的韵律中,白sE帆布棚子底下的这里、也是我和中华日常给赚钱餬口的切仔面面摊-

    简陋的木头摊子、用几块红砖在四个角落给垫了高度的缝隙中,一口焰火烧得炽烈的矮灶灶火,也烧出了灶火上、那一个大圆铁桶子汤锅里的汤水沸腾;而摊子上,一块刀痕满布的木头砧板,正cHa立了两三把、平日就给磨得锋利的大小菜刀,还有一个摆满碗盘汤匙、h油面团和卤菜菜料在里头的橱子-简简单单、一个几句话就能描述完的场景,也是横竖不过几个脚步内见方的小小面摊,这样的一方小天地,却已经是我如今的每日日常-

    是的,一个切仔面面摊的日常,只差再多几个上门光顾的客人,在白sE帆布棚子的荫照下,选定好了在哪张木头方桌边的木头长凳位子上、吆喝成群地给一一坐下。

    而在这个小眷村里,这处面摊不只是面摊-三五成群来吃面的客人,往往也会在这里闲聊家常、讨论时事;也因此,眷村这里所属里别的里长伯,也帮忙集资在这里牵了电、牵了自来水,後来生意更好了、过来这里的客人更多了以後,在里长伯的帮忙下,面摊里出现了电灯、电风扇、收音机和顺便卖起了报纸,甚至还装了一台拨盘式的投币公共电话,也让这处切仔面面摊的日常,更多了些许热闹喧嚣的人气。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而在面摊落脚处的眷村蓝sE围墙上,清楚可见的这八个大字、用白底红字的圆圈给漆写在了背後围墙上的风景,也是卸下了军装的我,还能与过往在战场上的记忆、勉强还可以搭上边的一个连结;但几个字眼,却也曾是我?李振国上校、曾经信以为真和为它奉献了半生戎马的一个信念。

    只是,今天因为quot;梦境quot;发生在警备总部里的那一场quot;梦quot;,我回来眷村的时间给晚了;一早起来、就急忙四处找我的中华,最後是在这处面摊里的藤编躺椅上、发现了意识处於半梦半醒之中和身T带着一身伤归来的我。

    中华很懂事,她没有一开始就叫醒我,而是让我继续躺在藤椅上昏睡,并且照着我过往日常在面摊中的一举一动、一个人努力地烧起了灶火和张罗整齐了面摊的摆陈和物料的准备,一点都不像是个只有十岁的小孩子的熟练。

    但是,因为错过了眷村住人们吃早点的第一波时间点,面摊的生意还没有开张;所以,当我醒了过来的第一眼时,除了看见中华是端出一个小大人般的担忧模样外,她坐在我旁边的藤椅位子上,则摆了她喜欢看的、的这两册绘本童话书。

    这年头、书册是很贵重的东西,尤其是印制JiNg美的这两册绘本童话书,可是我和晓莲想了好久、才忍下心花钱买给中华的八岁生日礼物。

    「阿爸我没事,真的!」

    「阿母有说过、阿爸说谎骗人的本事很差,看看你脸上...紫一块、黑一块的,那我...可以再多打两下、确认阿爸你真的没事吗?」

    「呃...这个就不用了...不过,对了,李中华,今天你又不去上学,等一下...学校的林老师,又要打电话叫里长伯来找我了!」

    「我才不要,今天...我想留下来陪阿爸...呣嗯...好不好嘛?阿爸...」

    「李中华,你真的很会quot;塞乃quot;(台语:撒娇),跟你妈学的齁?呵呵...」

    从藤椅上起了身、半弯着身子和中华讲着话的同时,我也才发现中华又长高了-大约有140好几了,如果晓莲还在,她看了应该也会很高兴吧!

    但成语说的好:「说曹C,曹C就到」-才刚听见了脚踏车停下来给踩好支撑架的声音,那位童山濯濯形象的里长伯,就带着切仔面面摊今天的第一笔生意给上门了。

    「呦~歹势!(台语:不好意思)打扰你们父nV俩培养感情的时间,透早来你们还没开摊,还以为今天你们休息罗!啊!中华你今天又没去上学啦!你学校的林老师又打电话来了,要我问你和你爸...明天礼拜六可以去上学吗?」

    每天早上,里长伯都会顺手带几份报纸过来我们摊子这边寄卖,也算是某一种额外的quot;里民服务quot;吧!

    而瞪了里长伯一眼,一脸没好气的中华、就也习惯地走过去接手了几份报纸和放在报纸架上-有、、、、,由於我和晓莲从小就教中华读书识字,偶尔她会替一些不识字的眷村住户老人家、为他们读读报纸赚个小钱,也成了我们这处面摊摊子一幕独特的风景来。

    「啊!卖面仔,我要-」

    「阿爸,臭秃头的里长伯,他要一碗汤面,再切一份海带、豆乾、卤蛋和猪头皮,里长伯,你说...对不对?」

    「喔!中华真的很聪明,有在记客人Ai吃的东西咧!可惜有一点quot;洽别别quot;(台语:凶巴巴),观世音菩萨,要quot;保庇quot;(台语:保佑)这个quot;查某囡仔quot;(台语:小nV生)以後嫁得出去喔!」

    「里长伯啊!你这个quot;老番癫quot;(台语:怪老头)!又再quot;黑白讲话quot;(台语:胡说八道)罗!」

    哈!这也是这处切仔面面摊的日常一幕景sE吧!我家中华的台语,也多亏有了这位本省人的里长伯在陪她练练嘴,才没因为他妈妈晓莲不在了、而跟着没人教她给生疏掉了!

    而我呢?先挑了把菜刀、用抹布擦了擦乾净後,便先在木头砧板上、挥刀霍霍的切起了几些卤菜菜料,等一起装盛在一个乾净的陶盘盘子上後,我把自己调整过口味的酱油膏给淋上了三遍,再随手撒了点葱花和补上了香油的香气後,我便算是开始做起了今天的第一笔生意。

    「里长伯!海带、豆乾、卤蛋和猪头皮来罗!你的面...再等一下了!」,虽然开摊的时间晚了,但也算是很快地就送出了、今天的第一盘卤菜盘子,看来...今天的生意应该也不会太差!

    而看着中华继续和里长伯有来有往地quot;抬杠quot;当中(台语:斗嘴),我则回到了摊子上,张罗起了一个陶碗候着;接着,我用长竹筷挑开了、大圆铁桶子汤锅上的两个半圆型的锅盖,俐落地撒了一团h油面团进了、其中一个滚烫的清汤汤锅内烫煮後,我则又拾起了一边搁着的竹编笊篱在手上。

    所谓的切仔面的「切」,也就是煮切仔面的要诀-那是一个动作,也就是将竹编笊篱沉入热汤中,过一会儿、再捞着面团给拉出水面和沥乾到不滴水,如此重复上得好几次;而在手执笊篱的几次沉入热汤、捞面沥水的反覆过程中,h油面条也变软了,等面条口感在最好的时候,我一把将笊篱和面团倾倒和倒扣过来、一团像小土丘般尖立了的h油面团跟着是盛在碗中,再淋上少许猪油、洒点红葱头sU提香,一旁在另支笊篱里给烫熟的韭菜段、豆芽菜,也跟着给搁进了陶碗中的面条上。

    而quot;生意要做,门路要有quot;,我家这处摊子的招牌红葱头sU,可是自己特地用心做的-用猪油下去炸的红葱头sU要sE、香、味俱全又浓郁,配合汤头...一个轻轻搅动面汤,便能闻到的香味扑鼻在吃进我家卖的面条时,客人都不忘要一起吃进、这些香气四溢的红葱头sU呢! <

第二章:切仔面面摊的日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