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切还是不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腹痛,普外科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不过绝多数腹痛病人都聚在门急诊,发生在病房里的腹痛并不多。而像吴正根这样术后一个多星期了,连伤口都快长好的情况下,又复发一次同位置腹痛就很少见了。
护士接了铃,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跑医生办公室把值班医生叫出来。
祁镜是本院医生没错,但不是普外科的。科里的病人总得由科里的医生来理,这不仅关乎医疗责任也关乎到一个科室在医院内的面子。
来人戴了副眼镜,胸口挂着的是块统一的工作牌,没有照片也没工号。看着面相很年轻,应该是某个副高手下的研究生,专门拿来顶替住院的位子。
这是外科一直用的小伎俩。
在内科这种情况会少些,但在外科却很普遍,几乎每个科室都是这样。做法就是拿廉价劳动力来尽量缩小分母,让本院医生分的钱能多些。
其实研究生比起本科的实习生也没强多少,无非说起来地位高了些,又多了一年的临床经验。说白了,也就是个高级点的廉价劳动力罢了。
造成内外科用人差距的原因,其实就出在病房里的病人身上。
内科所有科室里都会有一部分xx待查病因不明的病人。
这种病人情况不稳定,说不定半夜就会给医生整出个惊喜来。这要是头疼发热也就算了,万一累及心、肺、脑这类重要器官,值班医生反应稍慢一些就会出问题。
所以三甲的心内、呼吸、神内、消化都不太会让硕研独自值夜班。
要真能在研究生阶段就在这些科室里轮班,那说明这人平时就展现出了住院医的水平,不然科里的主任是不会放心的。
但外科病房就没这种顾虑,那住的无非是两种病人。
一种是手术前的,诊断明确,检查完备,第二天就要手术了。这种病人的病情不可能迅速恶化,也没很严重的基础疾病。因为有严重基础疾病是无法上手术台的,连手术都扛得过去的人,平时在一边的护士,“先上心电监护,再拿支号针筒来。”
护士刚给病人拉上屏风,见自家值班医生没什么反应,也就点点头,马上从外推来了抢救车:“要不要做心电图?”
“先准备升压和扩容药,心电图暂时不用。”祁镜听完病人的两肺和心脏,接过针筒,说道,“脸色没了血色,血压下降心率升高,额头有冷汗,四肢冰凉,估计又是内出血。”
“辛程主任几次三番叮嘱要卧床,少走动。平时他就是上厕所的时候会下地,这么少的活动量,怎么可能再破?”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祁镜看着病人微微鼓起的腹部,晃了晃手里的针筒,递到了他的面前,“做个腹腔穿刺就知道脏器有没有活动性出血了。”
看着针筒,值班医生犹豫了一小会,还是摇摇头说道:“我打电话给楼上的肝胆备班下来看看情况再说吧。”
“喂,腹腔穿刺又不难,你实习时候没做过?”
祁镜看着心电监护上8040的血压和110的心率,继续说道:“这个情况可拖不起。”
“可是”这人站在原地,纠结了一会,还是掏出了电话,“你一个内科医生就别管了,外科的事外科自己会做决定。”
说完,他便转过身安了家属两句,拨下电话号码。
两串响铃过后,听筒传来了一个富有磁性的中年男性声音:“喂,怎么了?”
“是童主任吗?”
“有事说。”
“我是肛肠的值班医生,34床又腹痛了,看上去情况不太好。”
“又腹痛了?”童淼从办公座椅上站起身子,离开了主任办公室的门,“今天你们是李培德备班吧?怎么找上我了,他人呢?”
“刚才有个急诊手术,李老师去手术室了。”
“那你先做个腹腔穿刺,看看有没有不凝血。”童淼马上就想到了脾脏破裂,因为之前的自发性破裂毫无征兆,实在可疑,完全有再次复发的可能。
“腹腔穿刺”
值班医生显然对自己很没自信,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回头看向吴正根。谁知站在他床边的祁镜已经拔掉针筒上的塑料保护套,一手消毒棉球在病人皮肤上擦出片干净区域,噗哧一声扎了进去。
“你!你在干嘛?”
“童主任都说要腹腔穿刺了,你还在那婆婆妈妈的,等你动手病人早就不行了。”
说罢,他慢慢把活塞往上提,黑红色的不凝血被慢慢灌入针筒中:“这点够做证据
234.切还是不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