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第二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她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在顾家是什么处境。

    她啊,体面又多余。

    虽衣食无忧,一应俱全,不用看人脸色,但话办事时时刻刻,还是不能忘了“分寸”。白了,始终是“外人”。

    顾家是书香门第,祖上曾出过三位进士,五位举人,其中也有人做过大官,后因朝政动荡,时局变化,家中又后继无人,渐渐没落。直到顾惜时的出现,才让顾家的运气又好了起来。

    顾惜时,是顾家第六代长房的嫡长女,天资聪慧,文采斐然。十四岁时,因在威远侯府的花灯会上,即兴作了一首妙诗,被六皇子朱敏泰瞩目垂青。

    泰安元年,六皇子朱敏泰登基即位,册封顾惜时为文妃,次年七月,文妃顾惜时诞下三皇子朱晏,加封为一品贵妃,光宗耀祖。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顾惜时已经从皇贵妃变成了文太妃,先帝驾崩后,她便迁居于怀宁行宫,安享晚年。而三皇子朱晏,如今已是襄阳王。

    皇族外戚,尊贵显赫,因着太妃娘娘和王爷的福泽庇佑,顾家满门荣耀,人丁兴旺,天南地北,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各自安好,富贵又如意。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再好的运气,早晚有用尽了的时候。

    先祖皇帝一生好战,三十年戎马,东征西进,成就了一番帝王功业。然而,几十年的征战,也留下诸多隐患。

    民不聊生,百业待兴,空虚的国库,瘪着肚子养不活所有的子民。新帝朱敏泰登基之后,主张变新,大刀阔斧,整顿朝纲。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重文轻武,不可避免。

    如今,朝中风云变化,君心难测,朝令夕改也是常有的事,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几年,襄阳王在御前不比以前得势,加之,顾家的后辈之中,也没有一个有大出息的。

    靠着祖辈的老底和王爷的名声,谋个不痛不痒的官职,随波逐流,渐渐没落。

    既然,指望不上顾家的男人光耀门楣,就只能寄希望于顾家的女人了。趁着太妃娘娘还在,明里暗里能帮衬着牵桥搭线,赶紧定下几门好亲事,铺铺以后的路。

    云州顾家和金陵顾家交往甚密,兄友弟恭,妯娌和睦。辈中,这几个孩子,大家心里都惦记着,谁都不能落下。

    孟锦里俨然是她们之中,最特殊的一个。

    云州大不大,不。

    孟锦里的身世之痛,早就传开了。以至于,她过了及笄之年,仍然没有人上门提亲。

    老太太心里着实憋了一口气。

    自己疼了这么多年的心肝宝贝儿,珠玉般的妙人儿,轮得到那帮没见过世面的尖酸货挑三拣四,简直不识抬举!

    自家的宝贝,怎能白白蒙了尘。

    到了金陵城,自然有她的好去处。

    每日天不亮,外祖母起来礼佛。孟锦里一直陪着,等到天大亮了,才能回自己的院子吃早饭。

    清粥菜,一样样地摆上来,温度正好。

    孟锦里漱口净手,刚刚坐下来,听外面有了些许动静。

    “是谁来了?”

    沉香过去问。

    “是,三夫人身边的徐妈妈。”

    沉香连忙迎了出去。

    孟锦里看着碟中的翠绿菜心,忍着饿,慢慢地撂下了筷子。

    徐妈妈脸上带笑,走路带风,一进屋,先瞥了桌子,才看向孟锦里行礼问安“给姑娘请安。亏得我这个老货,腿脚还算利索,总算是赶上了时辰。”

    她在前头走,后面还跟着穿红着绿的丫头,端着托盘,呈上两道菜来。

    “请姑娘用菜。这是酥肉,凉拌素丝,三夫人交代送过来的。”

    丁香挪动碗碟,空出地方,摆好了菜。

    “姑娘,这是三夫人特意叮嘱厨房给姑娘单做的。夫人还,姑娘这几日着实辛苦了,夫人心里都记着姑娘的好呢。”

    孟锦里垂眸含笑“三舅母太客气了,外头都热起来了,妈妈跑这么一趟也辛苦了。”

    丁香有色,转身从里屋拿了串钱,客客气气地递过去道“给妈妈吃茶。”

    “多谢姑娘。”徐妈妈殷殷笑着,收了钱话更多了“姑娘您真真是天仙儿一样地妙人。三夫人产后虚弱,又要亲自哺ru少爷,盐多味重的菜,一口也碰不得,偏偏她又是北方人,馋极了羊肉的鲜。厨娘们使尽了招数,也挡不住那股膻味儿。幸好,咱们姑娘聪慧巧思,亲手烹制药膳,才让三奶奶过了嘴瘾,又补了气血。”

    好响的笑,好多的话.

    孟锦里微笑“我也没做什么,妈妈有话坐下,慢慢……”

    徐妈妈后退两步“使不得了,我人老嘴碎,可不能耽误姑娘吃饭,请姑娘用膳吧。”

    完,就要走了。

    丁香跟出去送了送。

    孟锦里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饭。

    一餐一饭都有自己的时辰,不可耽误。

    好好吃饭,最重要。

第2章 第二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