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劝王妃别宅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饺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一章饺子

    “老头子姓李,什么贵姓不贵姓的。那我找几个人给你砍柴。”

    “好的,那您就叫人去。”沈慕晴高兴地答应了。

    老头听到后高兴地招呼身后的几个男人帮忙收拾东西。很快东西整理好了,小栓子热络地带着众人回家了。吕氏和沈慕晴抱起钱箱准备回去。

    “两位小娘子等等。”突然有个人喊道。

    沈慕晴闻声看去,是一个中年男人,他脸色清癯,双眼炯炯有神,留着胡须,戴着文士巾,穿着一袭蓝色长衫。

    周围人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这位是书院的张山长。”

    “是我儿子的夫子,人家考中进士了,本来可以当官的,但是回来开书院了。”

    “是啊,我们村的王大是张先生教出来的,去年考中举人了。”

    “先生,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沈慕晴问道。

    “鄙人是书院的山长,姓张名载,请问二位小娘子怎么称呼。”张载叉手行礼道。

    “请问先生有事吗?要吃煎饼明天请赶早。”沈慕晴心里纳闷,好像哪里听过张载这个名字。

    “非也,刚才老夫看小娘子让几个乞者捡拾柴火换食物,对此老夫很好奇。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们吃的呢?”

    “老先生,救急不救穷,这么多要饭的,我是小本生意可做不了善事。让他们捡柴火给我一方面我省了买柴火的钱,另一方面也帮助了他们,让他们有饭。同时让他们明白人活着应该自力更生,而不是伸手讨饭,自甘堕落。”沈慕晴说完行个万福礼,拉着吕氏赶紧往回走。

    张山长看着沈慕晴的背影捋着胡子点点头,笑了。

    回到家,院子里的人忙得热火朝天,拉锯的、砍柴的、整理柴垛的,大家欢声笑语一片。两个小孩看院子里人多了,也高兴地到处跑。

    沈慕晴数了数,有六个人,都是壮劳力。算了,今天破费点管饭再给点工钱吧。小栓子帮忙烧热水给大家解渴。

    沈慕晴进厨房看了看,面粉还多,厨房有芹菜,有三四斤猪肉,中午就做饺子吧。吕氏已经在和面了,沈慕晴忙着洗肉剁肉馅。院子里人听到“咚咚”的剁肉声都笑着说沈娘子应该在准备好吃的。

    吕氏活好面又帮忙洗菜切菜,很快饺子馅做好了。沈慕晴先示范擀了几个面皮,包了几个饺子。吕氏立刻明白了,她说:“这和我们包的扁食很像。”然后开始动手做起来,很快速度就超了沈慕晴。

    擀饺子皮沈慕晴确实不在行,可是包饺子她很厉害,不管多大的面皮,她都能包出各种各样漂亮的饺子,有元宝饺子、柳叶饺子、猪耳朵饺子、花饺子等等。两个人一个擀皮,一个包饺子,忙了一个时辰才包完。

    饺子放了整整一大案板,一小竹席。然后沈慕晴又用各种香料做了蘸水,捣了蒜泥。

    当日头西斜时候,院子里的活做得差不多。吕氏开始烧水煮饺子,沈慕晴在碗中分蘸水。饺子捞出来放在大盘子里端出去。众人蹲着围在一起吃了起来。

    “这是什么吃食?这么好吃,里面还有肉呢。”小栓子感慨道。

    “和扁食很像。”有人说。

    “这是饺子,里边是猪肉芹菜馅。”沈慕晴答道。

    “好吃!比我们家的扁食好吃多了。”

    “是啊,是啊。”

    “嗯,对。”

    “好吃你们就多吃点,我今天做的多,走的时候给家里人带些。”沈慕晴说道。

    众人纷纷道谢。

    吃完饭,大家的干劲更足了,锯树、砍柴、堆柴、清理院子,大家做得井井有条。李老头去了趟后院,直接叫人把后院的菜地都给翻了,说是方便种菜,同时不停和周围同伴商量这个季节应该种那些菜,谁家的菜种比较好。

    等大家都做完活了,李老头过来告辞。沈慕晴把装好饺子的六个大碗分别递给大家,让带回去给家人吃;同时又给每人五十文钱。李老头迟疑了一下,默默接过了碗,其他人随后也接过碗,但是钱没有收。

    李老头说:“沈娘子,我们说好的干活管饭,没讲工钱。况且这顿饭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饭。多谢了。碗我们明天还给你。”说完带着众人大步离去。

    沈慕晴又煮了一大碗饺子,让小栓子带回去给家人吃。小栓子姓白,父亲以前是个秀才,早早生病离世,留下寡母陈氏和一双儿女,家里又没有田地,只靠母亲平日里做些绣活艰难度日。

    小栓子从十岁起就在街上给人跑腿、送信挣饭吃,人勤快,嘴巴又甜、又聪明,还不误事,虽然年纪小,但是大家都乐意顾他做事。

    想想前世,十四五岁的孩子还在上初中,好多孩子还处于逆反期,不懂父母的艰辛。而这个少年已经撑

第十一章 饺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