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锷的震撼(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川北的三十五协虽然只有一协的部队,部队也看似是武太行的私兵,可是这支部队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面貌却更接近于一支国家军队的样子,装备精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令行禁止,廉洁奉公,爱护百姓。来川北也有一段时间了,蔡锷就没有看到或者是听到过这支军队的任何恶迹,反倒是经常看到士兵们在休假的时候主动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工作,他甚至有一起亲眼看到一个士兵将一个重病的流民背到医院并支付了医药费后默默离开,这种事情是蔡锷根本不敢想象的,他实在是不敢想象这还是大清国的军队吗?大清国的军队如果都是如自己所见的这样的话,即便是工业能力不足以支撑这支军队成为世界级的强军,但是也足以保卫国家,笑傲亚洲了。
想到工业实力,蔡锷的心中更是感慨万分,他永远忘不了初到广元的那一日,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闻着空气中刺鼻的气味儿,他非但是没有任何的不快反倒是感到了莫名的兴奋,他实在是不敢想象,在大清国内陆偏远地区的川北居然会有这样一大片工业区的存在,虽然这里的一切和他在日本所见过的那些大型工厂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却也让人心潮澎湃,因为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国家的,不同于汉阳厂和其他清政府官办企业的暮气沉沉,保宁府的工业区却是一片的欣欣向荣。
这里小高炉林立,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小高炉群却让保宁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钢铁工业,甚至连保宁府新修铁路线上的部分钢铁都是来自于这些小高炉,虽然保宁府的经济部门没有对他透露具体的钢铁产量,可是从每天吞吐的铁矿石和焦炭的数量来看,蔡锷估计不算南江县那处新建的现代化钢铁厂,仅仅是广元周边的这片钢铁厂的产量应该就已经超过了汉阳厂。有时候蔡锷就在想,多亏了张之洞已经死了,否则当那位得知武太行搞得这种小高炉轻松超越了他的汉阳厂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虽然现在三十五协的装备还是以进口装备为主,可是据蔡锷的了解,现在的保宁府居然已经开始量产了多重武器装备,从手枪到火炮均可生产,不仅可供自用,甚至还在出口,对,就是出口,每个月都会有大量新制造出来的武器被装上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货船,然后运往武汉,这些武器几经辗转之后最终居然会成为俄罗斯陆军的武器储备,蔡锷曾经看过用于出口的那种卡宾枪,虽然做工上看起来有些粗糙,可是却也能满足部队的基本需求,毕竟在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有成为一名好射手的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士兵而言,一支可靠的能够满足一般作战需求的步枪其实就已经够用了,蔡锷在东北的时候也接触过俄**队,知道俄军的作风以及士兵的素质,在他看来,这真的是一支非常适合俄罗斯国情的步枪。
让蔡锷对保宁府自产的这种10式卡宾枪印象更加深刻的就是这种枪支目前居然是完全使用国产钢材制造的,一整支的步枪居然没有用一丁点的进口钢材,虽然为此牺牲了射程采用了滑膛枪的构造,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却算不得什么缺陷,因为一切的缺陷在这支步枪百分之一百国产的事实面前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要知道现如今不管是沪造、汉造、粤造的步枪,其钢材均需要依赖进口,就连守着汉阳铁厂的鄂局在制造步枪的时候枪管用钢也是要从德国进口的,一旦到了战时,被外敌掐断了进口渠道的话,国内几乎所有兵工厂的生产都早受到极大的影响。
再就是川北重工恐怖的产量,蔡锷很难想象,在和平时期,一座位于内陆的小兵工厂每月仅仅是步枪的产量就有数万条,虽然目前川北重工具体的生产数据蔡锷碍于身份并没有刻意的去了解,可是他却知道进入五月份仅仅是出口到俄罗斯的步枪和手枪就有四万两千条之多,而且据来接货的俄罗斯人透露,其实他们每个月的交易量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每天仅仅是出口到俄罗斯的枪械就超过了五十万条。
五十万条是什么概念,自洋务运动一来,全大清国的兵工厂加到一起来,怕是累计也没有造出这么多的枪械来,更不要说川北重工生产的远不止五十万条这点,其他还有别的产品,蔡锷相信,只要有川北重工存在,京师的护国公那五不要说是要编练六镇的禁卫军,就是要编练六十镇的禁卫军也没有问题。
——
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锷的震撼(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