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师亦难宁(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师亦难宁(3)
宣统三年(1911)五月十八日北京紫禁城
“你们也不用继续在这里跪着了,桂北之战,具体情况未明,沈秉堃、李准的折子也还没到,这个时候就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内阁,哀家以为不妥,一切都等端方到桂北查明情况以后再做定夺吧,当然了,如果谁觉得端方出任钦差大臣有徇私舞弊之嫌的话,也可以站出来,一起前往桂北,说了这么多,哀家就一个意思,是内阁的责任,包括摄政王在内谁都跑不了,不是内阁的责任,谁也别想浑水摸鱼!”双方又进行了几轮的交锋,眼瞅着午时都要过了,小皇帝都开始打瞌睡了,可大臣们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隆裕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的给整件事情定下了调子。
“请太后三思!”众臣也知道今儿个这个事情应该是九成九要黄了,可是出于对盟友负责的态度,他们还是想试图坚持一下,最起码也要对得起昨天晚上收到的那些银票不是。
“哀家心意已决,诸臣工就不必赘言了,今儿个就到这里吧,端方摄政王随哀家去长春宫。”说完隆裕太后牵起小皇帝的手,头也不回的便转身离开了,对于这些胡搅蛮缠的大臣,她实在是厌倦极了。
——
半个时辰后长春宫
“桂北的战局到底能不能维持住,摄政王你给哀家一个准话。”安顿好了小皇帝,隆裕太后在自己的寝宫召见了载沣和端方,相比追究责任,这位大清帝国的皇太后显然更加在意愈发糜烂的桂北战局。
“启禀太后,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西线应该在麦岭塘附近稳定住了,虽然在富川县城我军损兵上万,可是战斗力较强的新军和广西边军却基本上保住了,技术兵器损失的也不多;至于东线,李准是被迫撤入了山里,可逆军也没能将贺江大营的主力击溃,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李准现在手里边的兵力应该还是完整的,只要他能够撤到封川附近地区,东线的战局就可以稳定住。反倒是逆军的这次战役组织的明显有些勉强,消耗了宝贵的兵员和物资储备,虽然看似打破了朝廷的包围圈,但是于大的战略上却并非如此,可见其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经过和那五一夜的讨论,载沣也渐渐明白了过来,逆军这次不和常理的军事行动显然是在针对刚刚成立的内阁的。
“可以确定给逆军支持的就是日本人吗?”隆裕太后的心这才算稍稍放下了一些。
“可以确认,根据侦知司掌握的情报来看,日本人在桂北逆军中有不少于五百人的军事顾问,逆军装备大量的日式武器和俄式武器不说,战场上还出现了日军最新式的毒气发烟罐等东西,证据确凿,容不得抵赖。”载沣连忙禀报。
“日本人亡我大清之心不死啊,之前支持逆党小打小闹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敢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真的当我大清国没有人了吗?摄政王,你去和俄国人商量一下,咱们各自从边境上撤出五千人马,然后你再从科尔沁抽调五千骑兵,凑成一镇兵马,加强到安东方向,向东威胁朝鲜,向南威胁旅大,一定要逼日本人往这两个地方增兵,哀家倒很想看看这些日本人有多少钱可以用来养兵。”隆裕太后恨恨的吩咐,日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她也是知道的,所以这派兵就有了两个目的,一个就是要从军事上压迫骄横的日军,另一个就是逼着日本政府将更多的钱投向军队,这样一来,日本的财政经济状况只会更糟。
“太后圣明,只是臣弟担心这些日本人真的撕破脸的话会生出事端来,须知日本人可是从来就不讲规矩的。”虽然很认同隆裕太后的决定,但是载沣还是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怕什么,日本人敢翻脸就给哀家打过去,边军打完了还有北洋军,北洋军打完了还有禁卫军,大清国的国事已经艰难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了,哀家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失去的?”隆裕太后难得的豪气了一把,出于内忧外患之后的她此时此刻忽然有了一种超脱了的感觉,既然情况已经足够糟糕的了,那也就不在于更糟糕一些了。
“臣弟谨遵太后懿旨。”载沣没有说别的,只得垂手领命。
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师亦难宁(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