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铁路初起步(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七十四章 铁路初起步(上)
宣统三年(1911)四月三十日四川广元
巴德诺夫中将亲自跑了一趟川北,可不是仅仅为了勾兑给武太行一批战争剩余物资的,还有一层目的就是要出席月底举行的铁路竣工典礼,因为由太平洋舰队工兵承建的南江县北部山区到广元港码头的铁路终于贯通了,这条铁路不长,工程总额也不是很高,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看起来算不得什么,可是作为四川第一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铁路,也是俄国人在清国大西南腹地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其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说白了吧,巴德诺夫中将调动太平洋舰队工兵到中国的大西南腹地“干私活”这件事情圣彼得堡方面是肯定知道的,但是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保持了沉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沙皇俄国的高层甚至包括沙皇在内都希望巴德诺夫能够将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力投射到清国的大西南腹地,不要说这条铁路的修建武太行是给足了真金白银的,就是武太行一分钱不出,俄国方面怕是也愿意贴钱帮助武太行修筑这条铁路,当然了,除非武太行疯了,否则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要俄国人出钱帮助他修铁路的。
要说这条铁路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建起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靠武太行提出的多点并进,全面开花,同时建设的理念。更是招募了数万名青壮民夫在俄罗斯海军工程兵的指导下一起参与施工,否则只靠巴德诺夫中将调来的那些工兵想要在这多山多河流的川北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构筑一条高标准的铁路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是太轻了,我听说在很多国家都在讨论停用85磅(42公斤)以下的轻钢轨,全面采用重轨,而我们却还在使用传统的38公斤钢轨,这确实有些悲哀啊。”在主持完了竣工典礼后,武太行带着巴德诺夫中将等人饶有兴趣的查看广元港附近的一段铁路,看着自己一段段三十八公斤的钢轨,不免有些感慨,须知铁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铁路的载重和效率,没有重轨铁路始终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一个短板,特别是在空中和公路交通都不发达的二十世纪初。
“大人,其实在现在的亚洲,85磅钢轨已经是最好的钢轨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在普遍的使用,而且都是在一些重点线路上才舍得使用,咱们的38公斤钢轨虽然比进口的85磅钢轨轻一些,可是因为原材料中含有一些特殊合金的缘故,各方面的性能都要全面优于85磅钢轨,不要说汉冶萍的85磅钢轨了,就是进口的英国钢轨也未必有咱们的好。”说话的是王宠佑,作为川北钢铁厂的经理,对于钢轨质量,在场诸人当中他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目前钢铁厂的设备有能力生产更高标准的钢轨吗?”武太行点了点头,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更高标准的钢轨,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中,一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前,这个国家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85磅以上标准钢轨的能力,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国家的一些铁路干线上都还能感到85磅制式钢轨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毕竟我们的国家太大了,基础也太差了。
“目前还不行,大人可能不知道,目前只有德国和美国有大规模生产重轨和重轨机车的能力,而且技术都是绝对保密的,我们根本无法获得,更何况川北钢铁厂的前身只是一座德国中等钢铁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有限,即便是我们有详细的技术资料也未必能造出合格的重轨。”王宠佑的语气也有一些低沉,虽然目前因为汉阳厂正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缘故,川北钢铁厂已经稳稳的成为国内第一大钢铁厂,可是他却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要说和欧美的钢铁企业相比了,就算是和日本相比自己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要灰心,一点点来,咱们总有一天是可以迎头赶上的,这一天不会太远的!”武太行轻轻拍了拍王宠佑的肩膀勉励道,其实现在钢铁厂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只有少量的德国技术人员和从汉厂挖来的工人,大多
第三百七十四章 铁路初起步(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