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黔北风又起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奏章怕是就会像雪片一样飞向御前啊。”蔡锷苦笑,政治斗争的复杂很多时候都要远超军事斗争,出在这纷乱复杂的大时代之中,想要做一个纯粹的军人简直是不现实的。

    “可是咱们在兵力上对逆军并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对方又有完备的工事体系可以依托,即便是咱们将遵义城包围了也没有把握能够全歼程德藩部主力啊。”丁锦有些担心的说道,按照他的理解,能够光复黔北就足够了,至于程德藩所部,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吧,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操心的事情了,毕竟程德藩不是从云贵发迹的逆匪。

    “尽人事听天命吧,好在根据军机处侦知司传来的情报,程德藩手中的精锐部队其实都集结在遵义城内外,乌江沿岸都是一些二线部队,如果我们能迅速包围遵义城,未必就没有机会歼灭程德藩的主力部队,只要能搞掉程德藩手中的精锐部队,即便他能够再次侥幸得脱,相信也不会那么快便为祸一方。”蔡锷也知道,现实条件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实力,部队又不尽堪用,自己能做到的最佳状态就是歼灭程德藩部的主力。

    “可程德藩在乌江沿岸的重要地点部署了差不多七八千的部队,就算这些部队都是些乌合之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歼灭的啊,大人打算要如何处置这些部队?”丁锦觉得似乎明白了蔡锷的思路,可很快他便否决了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有些太过匪夷所思。

    “把你的七十三标摆在乌江岸边的这两个位置,你有没有把握保证大军后勤补给线的通畅?”蔡锷飞快的走到地图前,用一根红蓝铅笔标注了乌江北岸的几处要点,而这几处要点中间包围的则是从金竹坪乌江大营北上遵义的一条通道。

    “大人是想甩开乌江沿岸的这七八千逆军部队,集中部队猛冲猛打,在程德藩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进抵遵义城下,将逆军主力堵在遵义城里?”丁锦也是有些惊了,蔡锷居然想要丢下乌江岸边七八千的逆军部队不理会,直接将部队插到遵义城下,这样一来,两万多部队对阵七八千的逆军主力,在兵力上也算是占据很大的优势了,可是自己的这位上官怎么就这么肯定逆军不会狗急跳墙的攻击自己的后路呢,七八千的部队,可不算是一股小的力量了。

    “不用担心,届时唐继尧会率领骑兵队为大军断后,逆军部署在乌江沿岸的部队没有多少重武器,碰到了唐继尧的骑兵队绝对不敢轻易接战,到时候只要你能为大军守住这条通道,我们就可以从容的进攻遵义,等遵义的逆军被解决后回过头来再解决乌江沿线的残敌!”蔡锷之所以这样大胆,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李经羲给他们补充的这十二个营的八旗马队,虽然这十二个营的马队真正抵达金竹坪的只有两千左右,可作为从云南南部边陲抽调回来的八旗骑兵,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再有唐继尧这样一员悍将统领,他的自信也不免增加了几分。

    “如此一来,我军几乎三倍于逆军,在遵义前线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火力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未必就没有全歼程德藩所部主力的实力,只要匪首程德藩一死,这黔北之乱怕是便要安定了,大人真的是高明,标下自愧不如啊。”丁锦由衷的称赞,这种方案除了需要眼光之外,更需要的则是魄力,丁锦自问若是自己在现在蔡锷这个位置上是绝对没有勇气和魄力去实施这样一个近乎破釜沉舟的计划的。

    “若是按照本官的想法,再拖上一个月,留待遵义城中逆军粮草不济的时候再进攻才是最佳的时机,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怕是黔北的百姓会过的更加艰难,思来想去,本官还是决定在部队到位之后便发动进攻,尽早结束百姓的苦楚,毕竟咱们这些当兵吃粮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这段时间蔡锷和唐继尧又进行了几次化妆侦察,逆军在黔北的种种行径让他心痛不已,也更让他深切的感受到一支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革命队伍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大人宅心仁厚,实乃是我等军人之楷模,标下不才,愿意以大人为人生表率,誓死剿灭逆匪,解救百姓危难,匡扶大清社稷!”丁锦感动不已,索性跪倒在蔡锷的面前大声立誓,今时今日,身为高级军官,还能一心为百姓,为朝廷着想的实在是不多了。

    ——

第三百四十五章 黔北风又起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