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麦德森机枪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四十四章 麦德森机枪2
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日广元川北重工
“有试射数据吗?”武太行开始仔细的打量这些多少有些笨重的轻机枪,后来索性将机枪给直接拆成了零件,一点点的反复仔细的研究,这种轻机枪的自动原理比较特殊,为枪管长后坐式,枪管后退的行程较大,自动机往返时间也较长,因此射速应该也较慢。闭锁机构为枪机摆动式,这种枪机是由马蒂尼步枪衍生而来的。这样的结构明显很复杂,零部件也多,而且枪弹的装填路线是走曲线的,看起来应该很容易出问题。
“启禀大人,随营军校正在帮着统计数据,虽然还不是很完善,可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枪身全长:1160;空枪枪重为96g;枪管长为4775;口径8;初速为690/s;表尺射程为1900;膛线右旋4条;膛线缠度240;瞄准基线长为420;射速450500发/分”徐德庆如数家珍的向武太行汇报出一项项的数据,由于粤局生产这种枪械的时候使用的尺寸是中国尺寸,所以在制造完成后,川北重工这边还是要按照流程将这些数据还原成国际尺寸,以便于今后的制造。
“怎么使用的是8毫米弹,为什么不直接使用762毫米的步枪弹?”武太行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这种机枪使用的并不是自己部队标配的762毫米尖头步枪弹,而是8毫米的圆头步枪弹,怪不得之前看那个弹夹会这么的别扭,原来问题还真的是出在子弹上,不过对于徐德庆给出的其他诸项数据他倒是很满意的,别的不敢保证,眼前的这种轻机枪若是做出一定改进的话,再服役几十年估计都没有问题,最起码这家伙比日本人的那种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要好得多。
“粤局仿制这种轻机炮的时候用的就是8毫米的圆头步枪弹,所以小老儿为了稳妥起见就继续用了这种子弹,不过大人请放心,以川北重工现在的生产能力,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量产这种子弹。”徐德庆显然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统一子弹口径对军队现代化的作用,虽然可能在经过武太行的熏陶之后他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意识,可却并不是根深蒂固的。
“不行,必须使用762毫米的尖头步枪弹,你们现在生产出来的成品和散件加在一起有多少?”武太行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徐德庆的建议,同时给部队装备两种口径相差不大的步枪弹?除非是自己的脑子真的坏掉了,否则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在保宁府发生的。
“大约四十门的样子,大人,若是全部改用762毫米尖头步枪弹的话,现在这种枪的很多机构都是要重新设计的,怕是会很麻烦,没有一两个月搞不出来啊。”徐德庆有点惋惜的说道,为了生产这种轻机炮自己调动了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人,现在就等着大规模量产了,可武太行的几句话就让他的想法破灭了,此时他若是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这种机炮现在看来已经完全可以本官为步兵班提供火力支撑的构想,对于这一点本官还是非常满意的,毕竟大家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搞出来这种机枪,可是作为投放部队使用的武器,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生产上的问题,而是更多,所以这种机炮必须做出改进,而且还不小,在这里本官提出几点建议:一,子弹必须要使用762毫米步枪弹,而且保证可以通用普通步枪弹;二,机炮的三脚架取消,改用轻便的两脚架,另外枪托上这个可有可无的手柄也取消掉;三,对枪管进行优化,希望在这里能够安放一个手柄,方便射手可以随时更换过热的枪管;四,南江钢铁厂最近开发出几种性能不错的合金钢,其中便有适合用作枪管材料的,川北重工可以和南江钢铁厂一起研究一下,看是不是可以优化这种机炮的材料,在提升枪管使用效能的同时,争取降低机枪的重量。”在肯定了徐德庆等人的工作后,武太行结合自己的看法一连提出了四点要求,在他看来这都是目前阶段的技术和材料水平能够达成的。
“大人,这改动可不小啊,怕是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搞出来啊。”徐德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为难的说道,他没想到在自己眼中已经非常完美的设计到了武太行这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不足之处。
“不着急,只要能造出合用的枪来,多几个月的时间不算什么,走,咱们去射击场试试这枪。”武太行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的马弁将机枪和弹药扛起,带着一行人
第三百四十四章 麦德森机枪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