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钢铁之雄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九十三章 钢铁之雄心
宣统三年(1911)一月二十日上午川北川北钢铁厂
钢铁生产,其实从武太行来到这个世界后不久便开展起来了,从最早设在广元县后衙的炼铁土高炉,到后来川北重工的放大版的土高炉区群,简易平炉炼钢,事实上他已经使用一种近乎原始手段让保宁府的钢铁产量达到了质的飞越,在此时的大清国,还没有哪一个府能够有如此高的钢铁产量。
可是在武太行后世的眼光看来,这些原始的炼钢设施还是上不得台面,耗能高,单位产量低,废品率居高不下,质量不稳定,过渡依赖人力投入,这样的钢铁生产方式只能是权宜之计,做不得长久的打算,因此,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他便筹划着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工厂,以满足保宁府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
本来,在全球都在进行大规模军事竞赛的十九世纪初,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不太可能将像样的钢铁设备出售给武太行这样一个清国地方势力。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德国,由于各公国与皇室之间的角力,部分贵族和容克地主阶级的实力受到了削弱,部分原本属于地方的军事钢铁工业纷纷倒闭,这就给了武太行绝佳的机会。
通过小鲁道夫的德胜洋行,武太行成功的收购了一间德国的中型钢铁企业。在将该企业的厂区、矿山以及绝大多数的工人拆分出售给德国皇室之后,大量的设备和部分核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则被一股脑的装上了前往远东的轮船,经历了数月的颠簸之后,这些设备和人员终于抵达了广元。
和当初张之洞办理鄂厂(汉阳铁厂)的时候相比,武太行有着很多张之洞所不具备的条件,首先,武太行自始至终都对南江县的铁矿品味、分布、储量等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省去了最初探矿评估等一系列的步骤。其次,德胜洋行作为一间二流的德国洋行,在交易的过程中更愿意保障商业伙伴的利益也更容易平等的进行对话。再次,欧洲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让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原本隐隐存在的对华利益联盟受到了冲击,使得清帝国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性价比很高的设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武太行本身对钢铁的认知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清国官员所能够比拟的。
因此,一座在这个时代相对现代化的钢铁厂就这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出现在了南江县的崇山峻岭之中,以至于在钢铁厂建成投产的时候,外围一些区段的围墙还没有能够完全合拢,就是已经合拢了的地方,砖缝的砂浆都没有干透,可即便如此也是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一座近代四川乃至整个西南五省最大的钢铁厂已经可以投产了。
在高炉出第一炉铁水前,武太行亲自点燃了一盘十万头的鞭炮,随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川北钢铁厂一号高炉终于炼出了第一炉铁水,通红滚烫的铁水,让冬日里的空气都变得炽烈无比,司炉工虽然穿着石棉工作服,可还是能够看到汗水哗哗的顺着裤脚淌在水泥地面上化作一阵水汽消散不见,由此可见车间里的温度是多么的高,可是在如此的高温烘烤下,武太行的心中却是快意非常,钢铁,优质的钢铁,从今天开始,自己的军队终于有了优质而稳定的钢铁供应了。
“佐臣(王宠佑字)兄,怎么样,心中感想如何?”见自己身边的川北钢铁厂厂长王宠佑眼神中在热切的同时居然多了几分的恍惚,武太行忍不住问道。
“启禀大人,卑职觉得像做梦一样,同样型号的高炉,同样面孔的工人,就好像是到了德国的工厂,可这却实实在在是咱大清国的工厂啊!”王宠佑的语气很激动,心情也很是复杂,数月前自己还只是农工商部里排名最末的一名主事,可现在,自己居然成了大清国一座一流钢铁厂的经理,终于可以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这一切一直到现在想起来都不是那么的真切。
“是啊,咱们大清国的钢铁厂,咱们的钢铁厂,虽然这才是第一炉的铁水,可是本官相信,以佐臣兄的学识才华,很快就能够让这座钢铁厂走上正轨,以此为起点,开创出我大清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另一条道路。”武太行的武器非
第二百九十三章 钢铁之雄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