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江血案2——英国的规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江血案2——英国的规则
宣统二年(1910)十月三日夜北京摄政王府
禁卫军的训练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不为过,面对逐渐的走上正轨的禁卫军和一点点落到手里的京畿防务,这段时间的摄政王载沣怕是连做梦的时候都会笑醒的,可现在,这位年轻的王爷却多少有些气恼,一双眉头紧锁着,好似摄政王福晋偷人了一样。
原来,就在刚才,他收到了军机处转来的电文:在保宁府北部的山区居然有土匪袭击了英国人,一次杀死了十三人。十三人啊,英国人,载沣现在有种要崩溃的感觉,咸丰朝、同治朝、光绪朝,哪一次死了外国人都会引起滔天大祸,甚至会动摇国本,庚子年后,大清国风雨飘摇,任谁都知道这是末代之兆,自己这几年殚精竭虑,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的起色,偏生又出了这种事情,这可如何是好啊?
载沣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旧官僚,他也出过国,也有过见识,知道现在的欧洲也是一锅粥似的乱,若是在大清国死了个把外国人的话,以他摄政王的身份,想要摆平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问题是现在一下死了十三个人,天啊,十三个人,若是英国国内那些好战分子知道了的话,势必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到时候事情可就不是自己或是几个英国政客能够左右的了。
可转念一想,载沣又觉得这件事情中透着那么一丝的不寻常,使用格林炮,在巡防军的护卫下杀了十三个英国人,做完之后又消失的无影无踪,这种事情莫说是土匪了,就是禁卫军也不是随随便便一哨人马就能搞定的,偏生这会儿在川北出了这么一档子怪事儿,会是谁做的呢?赵尔巽?三十三协经过金沙江一战已经伤了筋骨,除非赵尔巽真的傻了,否则的话是绝对不可能跑到川北去搞事情的。武太行?倒是真有这样的本事,而且以载沣现在掌握的情况看,那五的这个女婿可不是很待见英国人,但不管怎么不待见英国人,武太行都不会在自己的地盘上搞这么大的动静吧,你哪怕是让这些英国人失踪在莽莽的秦岭山区也行吧。
既然这样,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段祺瑞,前段时间为了打压北洋的气焰,自己支持夺了段祺瑞对泸州水师的控制,想来人家这是要给自己一点颜色看看呢,只是难道他就一点也不考虑这样做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吗?一旦宝器崩坏,天下大乱,吃苦的还不是这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吗?
想到这里,载沣在心里边其实已经笃定了事情是段祺瑞做下的,可这又能如何呢?北洋尾大不掉,自己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动他们,段祺瑞则远在川南,手中又握着一支劲旅,估计自己这个摄政王的命令在金沙江以南是根本就不起作用吧?
想要瞒住这件事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自己和英国人都想着装疯卖傻,不提及这件事情,北洋那边也不会就愿意这么放过机会的,特别是段祺瑞,估计现在北洋团体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想到这里,载沣也顾不得现在已经是深夜了,连忙命人备了轿子,风风火火的就去了东交民巷,以至于东交民巷附近的外国驻军见到摄政王的护军还着实的紧张了一番,以为是时隔十年,清军又开始想要对东交民巷展开攻击了,所幸的是有军官认得这位摄政王的仪仗,不然的话这个晚上可就真的更热闹了。
——
“尊敬的殿下,您的意思我很明白,说实话,若是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件事情低调处理,可问题是,我的情报是从上海的领事馆转来的,估计现在消息已经经由香港传回伦敦了,现在那边正是上午,国会很快便会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相信等大清这边天亮的时候,伦敦那边的下一步指示就能到了。”和载沣预料的一样,朱尔典在他到来的时候已经接到了报告,显然,这位资深的英国外交官也觉得这件事情很是挠头。
朱尔典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官僚,自然不会真的同情积弱积贫的清帝国,怎样从清帝国的身上攫取最大的利益,帮助英国稳定远东的势力范围才是他的目的,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竞争在欧洲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全面的战争,若是在这种情况下,大英帝国还要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对清帝国的战争上的话,显然等于是便宜了德国人。
还有就是现在在远东地区,日本人的实力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增强,已经盘踞了朝鲜和清国的辽东地区,并且还在向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江血案2——英国的规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