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江血案2——英国的规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国东北地区不断的渗透,如果清国现在遭受大英帝国的打击,国力大损或是发生分裂的话,到时候便宜的只能是日本人和俄国人。

    虽然日本人和俄国人都算是大英帝国的盟友,可朱尔典却很清楚的知道这同盟的关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是分文不值的,一想到清国可能会被日本和俄国人瓜分掉,他的头皮就有一点发麻的感觉,这可是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庞大国家啊,那将是多大的战争潜力啊,到时候这个世界的格局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不管是大英帝国还是德国都无法抵挡俄国和日本的挑战了。

    “要到天亮的时候?既然如此,为什么贵国远东舰队在香港的军舰已经生火了呢?”载沣在前往东交民巷的路上又得到了另外一个坏消息:根据巡弋在香港外海的大清海军军舰发来的电报显示,英国远东舰队驻扎在香港的舰队现在正在整备和生火,显然是要有军事行动。

    大清的海军是什么样子,载沣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不要说是英国远东舰队的全部了,就是驻扎在上海的远东舰队分舰队就不是大清海军能够对付的了的了,更不要说现如今的大清海军驻扎在烟台、上海、广州等多地,短时间之内根本没办法完成集结和调动。

    尽管如此,载沣还是在第一时间命令驻扎上海的海军舰艇立即进入长江航道待命,同时命令吴淞口、南京、九江等地的沿江炮台全部进入战备状态,一旦遭受攻击,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挡住英国人的舰队。

    “殿下您不必太过担心,远东舰队只是做正常的应急反应罢了,自从庚子年的事变之后,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就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排外运动,你我都很清楚,以大英帝国在清国的军事实力,完全不必要如此麻烦,须知我们在山海关和天津的军队随时都可以乘火车抵达北京城下。”朱尔典耸了耸肩肩膀,很是无谓的说道,可心中却是已经不知道将远东舰队的那些军头们骂了多少遍了,事情还没有搞清楚就刺激清国人的神经,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这些清国人疯掉以后会再搞出庚子年的那种事情吗?

    “就那五千多的印度人?公使先生,您未免太乐观了,须知这北京城周边可还有我大清最精锐的二十万陆军,莫说是五千印度人了,就是五千贵国的精锐陆军怕是也不敢轻易的向北京城进发吧?须知,现在可不是庚子年,本王也不是当初那个被你们忽悠了的皇兄!”对于朱尔典的解释,显然在载沣看来更多的则是一种变相的威胁,可这位毕竟是位高权重的摄政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吓住的。

    至于庚子年的那场国变之中到底有没有光绪的影子,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中国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没有光绪的影子,各国怎么会想着让光绪重新掌权呢?为什么要不惜代价的激怒慈禧,然后攻击京城希冀截住皇帝呢?可以想象,若是当年八国联军真的冲破娘子关捕获了光绪皇帝的话,庚子国变的结局一定会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中华民族一定会陷入到一场无休止的大灾难之中。

    “殿下,其实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爆发一场战争,既然如此,您觉得我们在这里争论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有意义吗?”朱尔典见载沣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便再次将自己的语气软了下来,显然,这位是摸清了载沣的脾气。

    “公使先生,本王也不和你兜圈子,我问你,你们英国人真的打算因为这十几个英国人不明不白的死了就和我大清国开战吗?”载沣多少有些心烦,也懒得和朱尔典废话,索性直接将话给挑明了。

    “殿下,伦敦的那些家伙可不会考虑太多其他的问题,在那些狂热分子的眼中,大英帝国的尊严和面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敢保证,天亮之前,帝国政府一定会做出强硬回复的,到时候即便不是战争,也会非常的麻烦。”朱尔典的回答同样充满了无奈。

    “公使先生,难道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你真的能从这场战争中看到什么前景吗?”载沣多少有些憋闷的问道。

    “没有,殿下,这就是英国人的游戏规则,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些不合情理,可是几百年来,大英帝国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让真各个世界都臣服在帝国的旗帜之下。”朱尔典看着眼前的这位清国最有权势的人,心中不免的生出了一丝怜悯,这片土地上的人被他们所谓的儒家文化坑害的太深了,他们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真的明白现今社会的游戏规则呢?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江血案2——英国的规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