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城市化道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完全遵从了自己的意见,城市的街道上都铺设了厚重的青石板(厚度不高会裂的,后世中国一些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了大亮的超薄装饰石板,往往是没几天就会碎掉),很平整,连石板的缝隙里都填充了三合土,然后压实,然后在最表层用砂浆封住;而在道路的两边地下都构筑了足够两人直起身子并行的下水道,城市里的雨水从下水道直接进入护城河,不再走城内的明渠或者狭窄的暗渠,排水效果极好,且阻止了蚊蝇的滋生;城内那些破败不堪的住宅,包括贫民的住宅,都被衙门用稍大一些的城外住宅捆绑着一份招工协议置换了回去,然后推到,在原来的地皮上统一规划和建设了一面的“中式别墅”(有门房,有小院,有一栋二层小楼主建筑),分给那些巡访团中的军官或是保宁府中比较干练的官员;至于城内其他的住宅也大都以衙门补贴人工和部分材料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修整,全然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陈腐破败的气息。

    到后来,广元城北工业区的迅猛发展和保宁本地经济的复苏,作为保宁府实际政治中心的广元县的房价也是水涨船高了起来,现如今这城内的一处小院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五百到一千元人民币的高价,就连城关那些由衙门出资建设然后统一发卖的小院也都卖到了两百元左右的高价,就这,也还是供不应求,恍惚间让武太行有种回到了后世房地产泡沫时代的感觉,只不过相比于后世那赶英超美的房价,广元县城的房价相对而言还是很厚道的,最起码,这房子你买到手的是终身产权而不是坑爹的70年产权不是。

    细细的品味起来的话,其实房价上涨的还不仅仅是广元县一地的事情,伴随着巨大的投入,现如今保宁府的水陆交通变得异常的繁荣,进而带动了全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还仅仅是露出了端倪而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宁府的各州县中心区域,交通要到附近的房价也都跟着涨了起来,虽然没有广元县涨的那么多,可却也打破了保宁府地区几百年房价稳定运行的现状。

    不过也不必担心房价的过分高企,保宁府在严格控制房屋兴建的同时还规定了各州县房屋的最高限价,而且各州县的衙门也都在仿照广元县的模式由衙门组织在城内和城关大搞建设,向市场投入房源,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

    从武太行的角度来看,他并不支持在保宁府境内搞出后世那种数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因为就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而言,大型城市的兴起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不说别的,就好像北京城吧,每年单单是为了稳定城内的粮价一项就要消耗掉清政府不少的财政收入,若是加上其他方面的开销,维持一个城市都赶上养一支舰队了。

    所以,在武太行看来,他更加倾向于发展那种几十万人口的小型城市和卫星城,这样既可以既可以缓解人口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可以均衡各地区的发展,从后世的经验来看,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和青年向大城市的集中,正是造成大量小城市长期发展不起来的根本性的原因。

    你想啊,人集中到了一个城市,这个人在原来城市的资源也相应的集中了过去,而国家为了应对大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也会将更多的国家财富投放到大城市去,加上前期为了培养这部分的高技术人才,国家和小城市所付出的社会财富,就等于是将海量的财富集中到了一个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小城市的没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而保宁府在发展小城市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这里有密布的水陆交通网络,可以提供高效、低成本、稳定的运输保障,方便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员和物资的往来;另外,保宁府新推行的土地政策也会将更多的百姓稳定到他们的耕地上,这样一来,城市人口增长的主力也就大都是商业人口和新生的工人群体了,而这两种人的增长也和整个工商业的布局有着莫大的联系,有着可调控的空间,完全是可以掌握的。

    武太行希望能够利用保宁府或者是四川省作为自己的试验田,以创造出一种适应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让未来这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能够更加均衡的全面发展,真正创造出一个区域发展差别不大的社会,以杜绝地域优越感的扭曲滋生,让整个社会更加的和睦。

    ——

第一百二十九章城市化道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