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起风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十五章起风1
宣统二年(1910)七月四日广州城
程德藩在川南地区闹的沸沸扬扬,似乎已经将整个大清朝廷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所有人都认定这是同盟会集中全力发动暴动,甚至有人传言孙文、黄兴等同盟会骨干也已经到了川南地区,亲自指挥逆军的行动,更有甚者,坊间居然传言孙文孙大炮已经做好了前往成都登基的准备了。
当然,这都仅仅是坊间传闻罢了,因为就在程德藩在四川大闹特闹搞风搞雨的时候,孙文已经带着自己的骨干党徒秘密的来到了香港,他们除了带来了同盟会在东南亚地区的几乎全部骨干之外,还带来了日本主子提供的十万日元经费和一千支村田18式单发枪,加上之前从南阳华侨手中骗来的钱还剩几十万银元,此时的同盟会用人强马壮,兵精粮足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最起码,在孙文等人的眼里,他们投身“革命”至今,还没有拥有过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其实早在一年前,孙文便已经有了在广州地区发动一次大规模起义的计划,并指示广州同盟会负责人赵声、朱执信、倪映典等人负责筹备,计划利用同盟会在广州新军中的影响力策动新军起义,控制广州,进而辐射全省,震动全国,以引起国外“友邦”之关注,获得国际援助,最后便是以广州为根据地,发动一场解放全国的“革命”。
初期,依靠赵声此时担任广州新军第二标标统和黄埔陆军小学监督的关系,同盟会在广州新军中的发展也异常的迅猛,骨干成员和外围成员的人数甚至一度突破了千人规模。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赵声甚至已经做好了在冬季发动起义的准备了。
可是没曾想,熊克武在成都平原发动的那次大规模的起义却让赵声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的起义流产,原来是“川蜀救国军”在成都平原的所作所为极大的打击了广州新军中同盟会成员的士气,特别是很多外围成员,他们之所以倾向同盟会多是怀着一腔单纯的报国热情,可当他们看到同盟会的所作所为后就好像是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一般。
更有甚者,一些比较激进的外围成员还向衙门举报了同盟会的活动,致使大量的“革命骨干”遭到逮捕,就连赵声和倪映典都不得不离开了广州,前往香港避难,一时间广州的形势跌入了谷底,到了宣统二年春天的时候,赵声他们所能够掌握的新军数量就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之数,而且这些人的驻防分散,形不成合力,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部队也就只有一哨,还是驻扎在广州城外的,根本就不具备发动起义的条件。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新军出现不稳情况,广州新军的基层军官都进行了相互调动,这就使得很多同盟会员丧失了进行活动的土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继续开展活动。加之总督衙门对部队武器和弹药的严格控制,这就让新军中的同盟会成员连进行最后一搏的勇气都丧失了,拿着只有五发子弹的步枪起义,除非所有人的脑袋都抽风了,否则的话,是决计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的。
时间进入宣统二年,两广总督衙门更是积极的和港英政府进行全面的沟通,迫使港英当局出动军警查封了几处同盟会的秘密据点,先期秘密运抵香港的几百支日制手枪和近半吨烈性炸药被查获,同时,同盟会南方支部负责人胡汉民也被香港警方“保护居住”,据说港英当局一度已经启动了引渡程序,若不是有部分当局高层坚决反对的话,同盟会南方支部恐怕就要挪到两广总督衙署的监狱里继续开办了。
其后,孙文等人在美国又遭到了驱逐,南洋各地也都相继爆发了抵制同盟会的运动,一度使得很多骨干成员对开始怀疑自己的事业是不是就要就此终结了,六月初,同盟会南方支部的一名财务人员更是卷走了南方支部在汇丰银行账面上的全部五万五千多日元的经费,搞得南方支部连最基本的活动经费都成了问题。还好,孙文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香港,带来了资金和武器,不然同盟会南方支部说不准就真要散伙了。
在孙文、黄兴等人的策划下,同盟会迅速的恢复了活力,特别是大量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骨干成员的加入,使得他们在香港地区的活动能力爆棚,到了后来,就连港英政府都不得不调整了他们的策略,不再对同盟会的
第九十五章起风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