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起风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活动进行严密监控,其实港英政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因为他们的高层自始至终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不光是他们,就连伦敦方面也很矛盾,拿不准主意是不是应该支持孙文这样的清国内部反抗势力。
恢复了活动能力之后,赵声迅速派遣小股骨干成员潜回广州,控制了已经开始疏离同盟会的部分基层军官的家属,并将其秘密送往香港。而那些坚决不愿意与同盟会合作的人,则会收到家属的头颅,或者是迎接子弹和炸弹的招呼,一时间,广州城内外真可以说是烽烟滚滚好戏不断。
通过这种手段,赵声再次掌握了广州新军第二标的控制权,只是此时的第二标已经不是半年前的第二标了,很多核心岗位上的军官态度暧昧,基层官兵也和其他部队进行了互换,对他的忠诚度有限,而且难保不会有清廷的坐探夹杂其中,这就使得赵声即便是潜回了广州也不敢贸然出现在官兵们的面前,天晓得会不会有人直接给他这个朝廷头号通缉犯给来一枪?
不过好说歹说吧,这广州新军第二标算是基本上被同盟会掌握了,只要赵声手段得当,到时候未必就不是一支能够决定成败的力量,当然,大的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够让绝大多数士兵都对他们产生认同感,或者是一定程度的畏惧心理也是可以的。
为了更好的控制部队,赵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手,首先,他便是将很多同盟会的骨干安插进了新军的士兵之中,严密的监视广大官兵的一举一动,揪出可疑分子。其次,对可疑分子进行控制,并对其中一部分人的家属采取措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再次,不断的对那些在官兵中有影响力的人物施以小恩小惠,使之向同盟会靠拢,并帮助同盟会鼓动广大官兵。最后,赵声还从东南亚来的同盟会骨干成员中抽调出了大约三百人的准军事人员,给他们装备齐全,在适当的时刻,将会由这支队伍帮助其弹压部队,以便迅速的掌握部队。
随后,同盟会还组织了近千的土匪和帮会流氓,由一些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青年骨干率领,潜伏在广州城附近,准备配合新军攻占广州城外的炮台,从而威胁广东水师的军舰投降,或者是最低限度将这些军舰驱赶出广州湾,以防止清军依靠海军优势对广州城内的起义军进行炮火压制。
为了保证拿下这些炮台,同盟会还通过关系从香港的“日本商人”
手中购买了一吨烈性炸药,并制成炸药包,充作攻坚利器使用,并专门为此组建了敢死队,全部由同盟会基层干部充当,可见其决心之坚决,以至于就连同盟会中的部分核心人物都因此对孙文产生了不满,认为这是在蛮干。
可孙文却没有理会内部的这些不同的声音,仍旧我行我素,而且还安排了百多名操着生硬的中国话,明显带着些罗圈腿的家伙加入了起义的队伍中,稍稍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人根本就是一些职业军人,至于是哪一国的职业军人,大家伙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不愿意挑明罢了,当然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的同盟会成员对于这一国的军人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敌视的,尽管他们曾经屠戮过我们的同胞,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们能够帮助自己“革命”就好了。
伴随这程德藩在川南闹得声势越来越大,广州地区的风声也多多少少的有些变紧了起来,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清廷的官吏都是糊涂蛋,现在连四川这种内陆闭塞之地都闹起了革命党,就更不要说广州这样的地方了,要知道这里可是许多革命党头子的老家啊,所以广东全省,特别是广州城开始很自然的做出了防范。
甚至传出总督衙门要封存所有的枪栓,点检弹药,重新核对士兵名册的消息,若是真的要让清政府这么做了的话,不管是赵声控制的新军第二标还是倪映典控制的炮营就都彻底的废了,闹不好那些本就不坚定的外围分子还会跳出来发难,那样的话,不要说是起义了,就是想保全手上现有的这点力量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说,起义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
七月四日中午,孙文在香港向广州的一间商号发了一封电报,内容为——“今夜起风”
——
第九十五章起风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