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保宁府的“工业革命”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受到脚下传来的震动,这不是工厂是什么啊,原来武太行一口气在这广元城北圈了的一千亩荒地居然是用来建一座新的工业区的,只是这“川北重工”不是落户城南了吗?还有就是新的军工厂不都要秘密的转移到南江县的山区吗?难不成是他改主意了?
武太行带着这些人走近了一栋刚刚粉刷好不久,仍旧散发着石灰味道的厂房里,隆隆的机器声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若不是武太行在前头领着的话,他们是决计不会进去的,好奇怎么了,好奇也不能作践自己不是?再怎么着,自己也算得上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不是?
可是很快的,他们便收起了这种心思。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这并列着的三台机器所吸引了,他们看见上边的粗竹筒里不断的有稻粒儿淌进机器上的大料斗里,紧接着源源不断的白米粒儿便从机器下边的一个口子里淌了出来,旁边的工人不一会儿便可以装满一整袋的米,那种速度已经快到了他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不用说,这是三台碾米机,传说只有沿海的工厂里才会有的机器碾米机,这些人中最少有一半是做粮食生意的,如此精良的碾米机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一台台生产银子的机器啊。
“大人,此物便是机器碾米机吧?”在一众同行们热切的眼神中,广元“四方粮行”的大掌柜林道明走到了武太行的面前,很是自豪的问了一句。
虽说身后的这些家伙一个个的心里边都没有底,可他却不一样,和大人做生意也一年多了,什么时候有让平民百姓吃亏的时候啊,自打官府推出“保护价”收粮的那天开始,他就知道大人一定不会就这么样让他们吃亏,早晚是会找补回来的,自始至终他就没和其他商人一起闹腾,今儿个一看到这几台机器,他便明白了武太行的意思了,大人果然是大人,这就是在给大家伙儿找来钱的道道啊。
“没错,正宗的花旗国碾米机,由旁边的锅炉房传出动力来,带动这三部碾米机运行,工人只需要将稻子从顶上的进料口投进去,机器便可以直接完成脱壳,又快、又省力、还更加的节省、米的质量也好很多,大家看看,根本就没有多少碎米。”武太行领着众人围拢到地中间一堆敞口的袋子外圈,示意大家都抓点米检查一下质量如何。
其实武太行哪里会从美国进口这种机器啊,这些机器都是老鲁道夫在他的指示下打造出来的,别看三十五马力的动力锅炉不大,可却能用作几乎全部已知的民用机械的动力,就好像眼前的这三台碾米机吧,足有一人半高的机器,只用一台锅炉便可以轻松的带动,如果不是考虑到机器寿命的问题,他还可以带更多的碾米机。
“大人,这机器卖吗?”没等林道明开口,后边的一个老头子便插了一句,而同样也都被这种机器所折服了的众人也都在旁边点头附和着,都到了这会儿了,就算真的是傻子也应该明白武太行他们叫到一起来是要做什么了。
“卖,自然是卖,不光是机器,就是这厂房也是一起卖的,怎么样,诸位有兴趣吗?”武太行自然是不会担心这些人没有兴趣,事实上之前他也是做过调研的,在四川,粮行最喜欢的还是使用水力碾米,可这种碾米的方式出米很慢,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损耗也大,所以这长久以来稻子和白米之间的差价都不小,这机器碾米机虽然比起现欧美此时的技术已经有些落后了,可在当时的中国却也还是先进的不得了,不愁没有销路。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那就是虽说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对民间办厂放开了,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这些西方事物的,特别是一些守旧的地方官僚,他们会给民间创办的工厂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想要在办厂,你除了要有钱,有机器设备之外,还有就是需要得到官府的支持,在保宁府,大伙儿都知道武太行的地位,有他出面自然是代表官方的认可。
“不知道这样一套机器,连同这个小院,价格几何?”进来的时候林道明已经观察过了,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除了间厂房金额旁边的动力锅炉房之外还有五座大房子(原料库、成品库、煤仓、工人宿舍、马厩),占地足足有一两亩的样子,他可真怕武太行喊出一个天价来。
“一万两白银,如何?”武太行之前打听过,像这样一间碾米厂应该就是这个价钱,照理说在这内陆价钱应该是略高一些,不过想到自己连设备带厂房不到两千两的成本,他还真不好意思要的太高了,再说了,自己搞这种小设备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搞活本地的经济,要的太贵的话,可就有杀鸡取卵的意思了。
第七十三章保宁府的“工业革命”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