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回文妙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96章 回文妙诗
看着笑意盈盈却眼藏戏谑之色的薛宝钗和贾探春, 又看了看眼露担心之色的黛玉, 慧玉笑了笑,说道:“两位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 那么,我便只好献丑了。”言罢, 她走到桌边拿起笔,略一思索, 便挥毫写了起来。没写几个字,便停了笔, 不再继续了。
见此情景,宝钗笑道:“没有写完吗?……既如此, 那便只好麻烦稻香居士, 替稻香老农查漏补缺了。”
黛玉没有回答, 走到桌边, 低头看了起来。却见雪白的纸上, 写着一行漆黑的小楷:“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此时众人也都走了过来,垂眸看去。探春笑道:“这是什么诗啊?怎么既不是五言, 也不是七言, 却该如何解读呢?——稻香老农该罚,不会作诗便不会吧,怎能胡写一通呢?”
听了探春的话,众人不禁都抬眼看向林慧玉。却见她面上犹带着淡淡微笑,对探春的话丝毫不以为忤。李纨正待开口解围,忽然一直看着那行字的黛玉的脸上展开了一个舒畅的笑容, 说道:“谁说稻香老农是胡写一通?这分明便是一首好诗!”
此时惜春也细细查看起那行字来,问道:“莫非,这是一首回文诗?”
“正是。”黛玉点头应道,“我且读来与你们听。”言罢,她便开口曼声诵读起来:“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踏花归。”读完之后,黛玉又道:“这首诗既有花,亦有归去之意,如何,能通过吧?”
众人听了黛玉的解读,不禁都点头赞叹起来。惜春说道:“这首回文诗妙极,没想到慧玉姐姐成日家说自己不会作诗,原来真做起诗来,一点不比我们差。甚至其中意境,有超越我们之处。”
宝玉亦抚掌赞叹道:“真乃好诗!不禁是难做得好的回文诗,且又读来唇齿留香,仿佛能看见酒后微醺的人骑着马儿,踏着落花而归的场景,甚好,甚好!”
听了众人的赞叹,宝钗和探春的脸色都有些难看起来。原本想要为难一下林慧玉,让她出个丑,没想到反倒成全了她。不过她们都是胸有城府的人,很快便转圜了神情,与众人一起点评起这首诗来。这诗社的第一次诗会,终于,在林慧玉的回文妙诗中落下了帷幕。耳边听着众人的评语,林慧玉心里不禁暗道一声惭愧。她确实是不会作诗,奈何遇到宝钗探春二人的为难,只好将前世曾听说过的一首回文诗拿来用了。如今,却因此而得了虚名。幸好只是在这园子里,不会传出去,否则叫她情何以堪?看来,以后她们这诗会,自己还是少参加为好。
时光如同流水一般匆匆逝去,诗社结成之后不久,大观园迎来了一位与此地格格不入的客人——刘姥姥。对于这位老人家,慧玉是十分尊敬的,因她实在是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红楼梦里难得的一位好人。因此,在刘姥姥离开贾府要回家的时候,她托平儿送了刘姥姥八十两银子——因不好超过王夫人送的一百两。虽然与她几乎算是撕破脸了,但她毕竟名义上还是两姐妹的长辈,这点面子是要给的。否则传出去,便是她们的不是了。因为黛玉没有与宝玉共读那什么《西厢记》,因此黛玉也就没有在行酒令时说出那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与“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没有了这回事,也就没有了宝钗拿住黛玉的把柄,以这事好好教训了她一顿这桩公案了。黛玉没有说出这些句子,在行酒令时宝钗却似乎差点说出来了。慧玉留意了一下,有两次宝钗在接令时都踟蹰了一下,想来,是差点说漏嘴了。但她毕竟是心思周密的人,最后终于还是改说了别的。不禁,令林慧玉感到一丝淡淡的遗憾。而因为慧玉平日里常对黛玉说一些农家之人的辛苦,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折腰的一些无奈之事
第96章 回文妙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