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疗法手段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就是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是指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
“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古代的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药物遗产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应该国家的医药学进行发掘及提高;转过头再看看国外的药物知识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埃及和印度为最早;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埃及的‘ayt及其后来的古印度‘ajurveda当中均有药物的记载;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在医药的发展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希腊的名医diosrides所著的《deedica》,公元131至200年古罗马的galen所著的《edica》,阿拉伯avia在公元九百八十年所著《diae》等医药著作都是专门的药物学著作,对于古代医药学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我从爷爷所留下各种记录,是这样理解及划分的: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等;当然相关的中药还有着很多闻名世界的中药药典,而这些中药药典直到现在还是中医学当中最为重要的医疗药典;李时珍在《神农本草》中就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经以前,中国历代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的发展,他改绘药图,纠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种药物,分为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举例详细,语言严谨,是中国本草史上最为伟大的药典巨著,也是中国中医学最伟大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以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的谬论,痛斥一些方士的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这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之初就流传于国内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
“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加药物七百多余种;由汉代到清代,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可以称为总结性的著作,也仅仅只有那几部而已,当然地方区域的也有,比如《滇南本草》、专用记载外来药物,唐朝所著的《海药本草》;当然这些地方本草,也都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最具有特色,这也极大的丰富了药物的品种;食疗本草也有着较大的进步,其内容丰富、实用,比如秦伯未《饮食指南),就是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多以经验为特征;其他的方面,比如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记载药一百余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对中医学的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有药品,就有制药方法,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书中的内容都比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当中,除了传统的表述之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的著作;有些开通的中医学者善于汇通,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者以中西药理相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第358章 疗法手段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