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热兰遮城堡,三层,瞭望塔上,张斌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长长的嘘了一口气,荷兰人终于跑了,这场战斗算是胜利了。



    张斌这边是松了一口气,郑芝龙那边却是紧张无比,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一场苦战的心理准备。



    他手里才三百多艘战船,论实力,甚至连荷兰人的武装商船都不如,但是却要面对荷兰人五十艘超级战列舰和六十艘武装商船,实力相差太悬殊,用张斌的话说,唯有英勇无畏,拿命去拼!



    他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为了鼓舞士气,他将自己的帅船排在最前方,这意思很明显,兄弟们,我带你们去拼命,我先上!



    船队驶出刚台江内海,他立马举起望远镜向前看去,此时,俞成龙手下的两百多艘车轮舸已经和荷兰人的六十艘武装商船搅成一团,中间还夹杂着几艘超级战列舰,场面混乱无比,他眼前全是纵横交错的战船,根本看不到前面荷兰人的超级战列舰。



    这个时候,他却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乱的好,就是要搅到一起,如果跟荷兰人対轰,他这几百门火炮压根就不是人家数千门火炮的对手,最终还是要拼命冲上去打接舷战才有胜算。



    没想到,俞成龙已经把大半的荷兰战舰给缠住了,缠的好啊,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根本不敢开炮,好机会啊。



    他毫不犹豫的下令,三百多艘主力战舰,全速冲上去!



    这个时候,斯佩克斯其实已经下令逃跑了,张斌能看到,因为他站的高看的远,郑芝龙却看不到,因为他前面满眼都是缠斗在一起的战船。



    郑芝龙的帅船最先靠上一艘荷兰人的武装商船,无数云梯、长木板瞬间搭上去,他毫不犹豫的抽出佩刀,大吼一声:“跟我冲。”



    随即,他便飞快的踏上一架云梯,蹭蹭蹭几下就跳到了敌船的甲板上。



    主帅如此拼命,下面人自然士气高涨,帅船上所有人,除开操船的,能上的都上了,其他战船也开始疯狂拥上。



    不过,他感觉,好像有点不对,或者说太轻松了,他急吼吼的冲上来,才砍翻两个人,就没人砍了,四周貌似都是明军将士,没什么荷兰人了,至少,站着的很难找到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荷兰人主力已经跑了,就留下五艘超级战列舰,二十多艘武装商船,上面总共还不到四千人,而俞成龙手下就有五千人,他就算不冲上来,俞成龙也能解决战斗。



    这个时候,前面的战船上已经陆续响起欢呼声,因为他们能看到,荷兰人已经跑了,欢呼声慢慢向四周扩散,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战场,郑芝龙手握长刀,傻愣愣的看着四周欢呼的明军将士,感觉就像在做梦一般。



    这就胜利了?这也太轻松了吧!



    明军的确是胜利了,莫名其妙的就胜利了,因为热兰遮城堡三层的瞭望塔上,总督大人已经传出命令,清扫战场,收兵了。



    当然,这只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荷兰人的主力也就是超级战列舰只损失了一成,他们对大明水师还是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张斌并没有放松警惕,各处都没有解除战备状态。



    他只是命令张冠率手下水师将士接受了荷兰人的超级战列舰和武装商船,加紧在台江内海操练,争取尽快形成战力。



    结果,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接下来几天,珠海、海南岛等地的哨探纷纷传来消息,荷兰人跑了,一路往南,头也不回的跑了!



    这意思,就是说,荷兰人已经放弃了,至少一年之内不会再来了,因为张斌已经探查到荷兰人反应迟钝的原因了,原来,他们每次都要向本土汇报又或是求援,从巴达维亚到欧陆本土,一年能打个来回就相当不错了,所以,他们每次反应都要一年以上。



    胜利了,为什么会胜利?



    这个问题,张斌考虑了几天,他甚至想到了大明近年来的大战。



    万历二十年,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



    万历二十至万历二十六年,两次支援朝鲜的战役;



    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地土司杨应龙叛乱;



    万历三大征,全部获胜。



    但是,紧接着,大明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



    万历四十七年,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



    天启元年,与后金的沈阳之战;



    天启二年,与后金的广宁之战;



    明军,全部惨败!



    胜利了不知道为什么胜利,失败了不知道为什么失败,从万历后期开始,大明朝堂就陷入剧烈的党争,不管前线胜负如何,只管党争。



    就像萨尔浒之战的明军主帅杨镐,随便总结一下万历朝鲜战争就知道,这家伙,是万历朝鲜战争中唯一临阵脱逃的明军将领,他一次就损失了将近两万明军将士,是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这样的人,竟然让他去指挥萨尔浒大战,这不找死吗!



    还有后面的熊廷弼、孙承宗、南居益、蔡复一、袁崇焕,大明其实并不是没有能打的,也不是没有能干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喷血的。



    但是,能打的最后结局都很惨。



    蔡复一,气死军中;



    熊廷弼,传首九边;



    袁崇焕,凌迟处死;



    南居益,罢官削籍,抑郁而死;



    孙承宗,被迫辞职,而且被迫辞职了两次,最后,崇祯十一年,清军进攻高阳,七十五岁的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这会儿大明朝廷已经形成一种恶习,每次打完仗都不总结经验教训,不管功过,只管争权夺利,胡搞瞎搞!



    这样肯定不行,总结大明亡国的经验教训,张斌做出决定,以后,每次大战都要好好总结,成败得失,都要分析清楚,奖惩更要明确。



    结合各处哨探传回来的消息,确定荷兰人已经仓皇逃回巴达维亚之后,张斌立即召集相关参战将领,详细了解了一下各处的战况,并亲手绘制了数张战斗示意图,随即,便召集所有游击将军及以上将领到即将投入使用的海军讲武堂中开会。



    陆军讲武堂和海军讲武堂其实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建了,但是,张斌定下初步方案之后便跑去京城勤王去了,紧接着回来就是大婚,然后便去了广东,等他再回到东番,陆军讲武堂和海军讲武堂校舍已经建好了,只是里面的东西还没配备齐全。



    这会儿,普通教室里面的东西都已经配备的差不多了,所以,张斌干脆将一众将领召集到一间大教室,一则为了做总结,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一下讲武堂。



    这个时候各处还没有挂牌子,一众将领还以为这里是兵营呢,到处都是整整齐齐的房舍,除了没有见任何士卒,其他都有点像是东番九卫的驻地。



    但是,他们进入教室之后就感觉不对了,这

第五卷 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