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浙大双子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一年有个几次,那就够了。

    nbsp次日。

    nbsp送别父母,朱朝阳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其实,他在数学系也挺有名的。

    nbspIMO满分金牌,张庆亚亲自办理入学手续,可以预见,他多半是奔着张教授研究生去的。

    nbsp甚至可能保研。

    nbsp就像魏东奕一样。

    nbsp刚刚大三,魏东奕就提前锁定了一个保研名额。

    nbsp虽然这事没公布,但基本已经确定。

    nbsp没看到人家已经混进了张教授的研究生团队了嘛。

    nbsp这待遇,不保研,也能考上。

    nbsp军训结束,大一新生正式开始上课,然后,数院的新生就发现一件事。

    nbsp天才之间,亦有差距。

    nbsp这一届大一新生不止朱朝阳一个IMO满分金牌,但金牌跟金牌之间,也不一样。

    nbsp有的人考100分,只是因为满分只有100。

    nbsp一个学期过去,这种差距表现的愈发明显。

    nbsp他们还在按部就班,顶多超前一点,人家朱朝阳已经自学完大二上学期的内容。

    nbsp进度足足提高了一年。

    nbsp慢慢地,数院内部开始传出了‘双子星的名号。

    nbsp大一新生,朱朝阳!

    nbsp大三生,魏东奕。

    nbsp浙大数院,双子星!

    nbsp同为IMO金牌满分,同是浙省人,表现一样的冠绝一代。

    nbsp起初,这个称号只在浙大数院内部流传,接着,从内部扩散到了BBS,然后又从BBS传到了互联网。

    nbsp当朱朝阳和魏东奕的履历被贴在一起,网友们终于直观的了解到一件事。

    nbsp什么是真正的学霸啊?

    nbsp再之后。

    nbsp浙大数院双子星变成了浙大双子星,两人也一起成了明星学生。

    nbsp什么最强学霸、最强大一新生之类的名头,相继被冠到两人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不过。

    nbsp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却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校园生活。

    nbsp天才?

    nbsp他们俩个很清楚,数学界的天才不计其数,他们那点天赋,还算不上佼佼者。

    nbsp远的不说,陶喆轩就是天才崛起的代表性人物。

    nbsp7岁自学微积分。

    nbsp8岁,升入中学。

    nbsp10、11、12岁,连续参加三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别获得铜牌、银牌、金牌。

    nbsp21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

    nbsp24岁,受聘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

    nbsp31岁,获得菲尔兹奖。

    nbsp现实比小说更离谱。

    nbsp更别说还有张教授那样‘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

    nbsp是的。

    nbsp在学界,乃至国际上,普遍认为张教授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nbsp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nbsp由他开创的新数论体系,惊艳世人,过去这两年,数论界的各项突破,大半功劳要放在他身上。

    nbsp未来,不,准确来说是现在,他已经被写入部分参考书。

    nbsp现在研究数论,你不读一读张东升的论文,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你过时了。

    nbsp新的体系构建,往往会带来一阵爆发期。

    nbsp眼下。

    nbsp正值爆发期。

    nbsp不仅仅是国外,国内也有不少新成果,虽然不是张教授那样的‘颠覆性成果。

    nbsp但好歹能刷几篇次顶刊论文。

    nbsp顶刊?

    nbsp暂时还未出现。

    nbsp如果张庆亚他们能够攻克梅森素数猜想,成果一定能刊发在顶级期刊上。

    喜欢。

第42章 浙大双子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