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章 大宋版信访局兼检察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登闻鼓的设置,最早或可追朔到尧舜禹时代,到了周朝,《周礼》中更是有明确记载。

    nbsp‘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邃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

    nbsp即设四面大鼓于宫门之外,由太仆(九卿之一)掌管,并遣御仆与十二位御庶子轮流值班。

    nbsp其后,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都继承了这项制度。

    nbsp宋承唐制,立国之初自然也设置了登闻鼓,不过和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辖登闻鼓。

    nbsp即登闻鼓院。

    nbsp起初,登闻鼓院除了判官二人之外,还有内侍同时勾当,作为监察。

    nbsp不过,到了真宗时期,内侍慢慢退出了登闻鼓院,仅以带职名朝官(正八品以上带贴职)或卿监(正六品)判之。

    nbsp如今,周起的寄禄官是太常少卿(正六品),并且还带着龙图阁直学士的贴职。

    nbsp单从流程上来看,周起担任判登闻鼓院,合情合理。

    nbsp但若是考虑到周起之前的履历,这项任命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nbsp不过,若是旁人得知李杰有意扩大登闻鼓院的职责,那么这份差遣就很合适了。

    nbsp周起身上最明显的标签便是,为官尽责,能断善审,在他判纠察刑狱司,以及权知开封府期间,不知为多少人洗脱了冤情。

    nbsp凡是经他手的桉件,几乎没有误判。

    nbsp如此尽职尽责,能断善审的人,由他负责登闻鼓院,李杰很是安心。

    nbsp在李杰的设想中,登闻鼓院最终会成为一个类似中级法院,以及纪委监委的机构。

    nbsp如果主官是个软骨头,或者主官本身就不干净的话,那么即便扩大了登闻鼓院的职责,最终还是会流于形式。

    nbsp宝慈殿。

    nbsp李杰依例来到宝慈殿请安,他来的时候恰逢饭点,于是他便留在了宝慈殿,和刘娥一起吃了晚饭。

    nbsp饭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聊到了殿试。

    nbsp紧接着,两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周起。

    nbsp对于周起这个人,刘娥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nbsp大中祥符三年(1010),李氏诞下皇子,那一天,周起恰好在宫中奏事,喜得麟儿的真宗,大手一挥,直接给周起升了官。

    nbsp任周起为勾当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

    nbsp(登闻检院是从登闻鼓制度衍生出来的机构,专门负责受理登闻鼓院应当受理却没有受理的桉件,和现在的检察院有点相似)

    nbsp【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nbsphuanyuanappnbsp换源app,nbs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

    nbsp好巧不巧,十多年过去,周起再次成为登闻鼓院的长官。

    nbsp并且,周起还是此科殿试的编排官。

    nbsp如此种种,刘娥想不印象深刻都难。

    nbsp“六哥,周起这个人我有印象,让他在登闻鼓院呆着,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nbsp眼看刘娥聊起了登闻鼓院,李杰想了想,与其故弄玄虚,不如将计划提前告知刘娥。

    nbsp“其实,由他充之,应该是恰逢其会才是。”

    nbsp“大娘娘,我欲在西京(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先行设置登闻鼓院的下级机构。”

    nbsp“由京官判之。”

    nbsp“而后,待到时机合适,再行全国各州府推行。”

    nbsp听到这话,刘娥不禁觉得头皮发麻。

    nbsp全国各州府推行?

 &nb

第两百四十章 大宋版信访局兼检察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