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崇政殿问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天。
nbsp李杰将两府大臣及侍从官,全部召集到了崇政殿。
nbsp大庆殿、文德殿、垂拱殿、紫辰殿、崇政殿、延和殿皆是朝会及听政之所。
nbsp【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nbs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nbsp其中,崇政殿又名便殿、后殿,自真宗末年开始,真宗常用双日御殿听政。
nbsp偶尔,此殿也会作为宴会之所。
nbsp不过,自李杰继位之后,极少于崇政殿召见群臣,而崇政殿旁边的迩英阁,他倒是常去。
nbsp因为,那里是听书讲学之所。
nbsp殿内。
nbsp李杰面无表情的坐在御台之上,目光从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
nbsp“诸卿,京中盐价几何啊?”
nbsp此话一出,台下的众臣终于明白了官家将他们召集过来的原因。
nbsp一般而言,除非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否则,在召对之前,群臣是会提前得知廷议的事项的。
nbsp而今天,李杰并没有提前通知他们。
nbsp如此一来,被召集而来的大臣还以为边关又出了什么事。
nbsp结果,官家召集他们只是为了问一问盐价?
nbsp这,必不可能!
nbsp盐价?
nbsp盐政才是!
nbsp其实,如果李杰第一时间问的问题是盐政,那么在场的大臣,谁都能答上两句。
nbsp毕竟,能够站在现场的,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
nbsp哪怕是武臣出身的曹利用,也不是那种不学无术之徒,见的多了,总能聊上几句。
nbsp然而,李杰现在问的却是盐价。
nbsp这可难倒了在场的众臣。
nbsp官做到了这一步,单凭朝廷的俸禄,他们的收入就能吊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nbsp若是算上额外收入,那必然更多。
nbsp用一个现代一点的描述,他们都是价格不敏感人群。
nbsp别说是一斤盐44文,便是一百文一斤,对于他们而言,也没什么区别。
nbsp“回陛下,据臣所知,京中盐价应在四十文左右。”
nbsp少顷,吕夷简微微上前半步,其实,吕夷简之所以关注盐价,并不是因为他关心民间疾苦。
nbsp只是和他的履历有关。
nbsp咸平年间,吕夷简进士及第,他入仕的第一任差遣是绛州推官,不过,很快他就被调到了盐城任监判官。
nbsp盐城,以盐为名,顾名思义,乃是食盐的重要产地。
nbsp后来,吕夷简又以大理寺丞的本官领了西溪盐官。
nbsp抛开短暂的绛州推官履历,吕夷简入仕之初,基本是在和盐事打交道。
nbsp虽然他现在已官至参政,但对于盐事,他还是有关注的。
nbsp(ps: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西溪三相的说法,即西溪盐官中出了三位宰相,三人分别是晏殊、吕夷简、范仲淹。
nbsp吕夷简和范仲淹确实有此履历,但晏殊,应该是没有的,不论是晏殊研究、晏殊诗文,还是晏殊年谱之类的研究,其中都没有晏殊为盐官的经历。
nbsp并且,直到36岁之前,晏殊都是在京为官,即便晏殊被贬官,也不会去西溪担任似监盐官之类的杂官。
nbsp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正厅级干部,不可能被一撸到底,打发到偏远地区当个科级干部吧?
nbsp如果真有这么一回事,史料中怎么可能不记载?)
nbsp四十文?
nbsp这个数字一出来,在场的朝臣顿时震动不已。
nbsp虽然他们不怎么关注盐价,但这个价格代表着什么,他们还是清楚的。
nbsp贵了!
nbsp眼瞅着就快到警示线了!
nbsp“准确来说是44文一斤。”
 
第两百一十章 崇政殿问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