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叶知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结合时政,锻炼家族子弟的实务能力。
nbsp正因为优秀的族学,吕公弼才能在二十三岁的年纪,担任知陈留县一职,并且做得还不错。
nbsp如果是普通的寒门子弟,二十三岁多半还在为科举而努力,纵使中了进士,也在选人阶段沉浮。
nbsp似吕公弼这等世家子弟,人家的起点就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的终点。
nbsp寒门子弟拿什么跟人家比?
nbsp论家世,比不过!
nbsp论族学,比不过!
nbsp论见识,更是天差地别。
nbsp差距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
nbsp“确实出了点事。”
nbsp吕夷简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似这种即将传开的消息,没必要向家里人隐瞒。
nbsp世间万种关系,至亲,亲不过父子。
nbsp如果连儿子都信不过,世间又有谁人可信?
nbsp因此,别说是这等事,便是更隐蔽一些的,吕夷简通常也不会瞒着儿子。
nbsp另外,这些事也能增长孩子的阅历,日后为官,孩子们在遇到相似的情况,完全可以以此为参考。
nbsp“你先看看这个。”
nbsp说着,吕夷简将手中的纸条传给了吕公弼。
nbsp“咦?”
nbsp看到纸条上的内容,吕公弼忍不住轻咦一声。
nbsp此事,好生奇怪。
nbsp如果没记错的话,谢御史应是丁相的人才对?
nbsp而且现在实行的茶法,正是丁相的心腹林学士(林特)更易过后的结果。
nbsp这是左手打右手?
nbsp望着次子眉头紧锁的样子,吕夷简并没有急于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唯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nbsp直接告诉结果,哪有自己苦思得来的好?
nbsp另一边,吕公弼脑中灵光一现,忽然想起两句话。
nbsp‘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nbsp‘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nbsp只要利益够大,足以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nbsp商贾虽贱,,然《周书》曾言,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nbsp(大概意思是农民不干事便没粮食,工匠不干事便缺少器物用具,耽误许多事,商人不转运,则粮食、器物、财货三宝都会断绝)
nbsp念及至此,吕公弼只觉眼前豁然开朗。
nbsp原来如此!
nbsp丁相只怕是想借机挑事,先让朝局乱起来,然后乱中取胜。
nbsp吕公弼之所以能够明白这一点,不完全是因为自身聪慧,信息才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nbsp如果没有吕夷简平日的教导,只怕他连朝中重臣的关系都理不清。
nbsp眼见次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吕夷简不由微微一笑。
nbsp宝臣(吕公弼的字),果然是吕家麟儿,不逊于长子仲裕(吕公绰的字)。
nbsp————————
nbspps:东来吕氏是宋代最负盛名的政治家族之一,相继执掌七朝政事。
nbsp太宗时期:吕蒙正任宰相。
nbsp真宗时期:吕夷简任参知政事。
nbsp仁宗时期:吕夷简任宰相。
nbsp英宗时期:吕公弼任枢密副使。
nbsp神宗时期:吕公弼任枢密使。
nbsp神宗时期:吕公着任同知枢密院事。
nbsp哲宗时期:吕公着与司马光宰相
nbsp宋高宗时期:吕好问为尚书右丞(副宰相)
喜欢。
第四十八章 一叶知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