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世间岂有一成不变之治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国朝虽承平日久,但这只是表象。

    nbsp昔日,太宗朝,王司谏曾上书言五事,虽已时过境迁,但有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发的严重。

    nbsp比如,冗官、冗兵问题。

    nbsp鲁宗道如今兼权判流内铨,对这一问题,他是深有体会。

    nbsp如今天下已定,州、县皆有定数,但官员却没有限额,每科取进士数百,职业就那么多,待阙的官员却越来越多。

    nbsp此乃一冗。

    nbsp至道(太宗时期的年号)初,王司谏上疏时,天下禁军厢军总和不过六十余万。

    nbsp彼时尚有征伐,如今天下承平,禁军厢军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多了。

    nbsp国朝供养百万军士,每年花费的钱财超过五千万贯。

    nbsp如果面临外部威胁的话,养这么多军士,自然没什么可说的。

    nbsp但现在天下承平,哪需要养活百万军?

    nbsp鲁宗道虽然不是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但关于国朝的税赋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nbsp去年国朝的总收入约为一亿五千万贯,支出大约一亿两千万贯,岁余不过两千万贯。

    nbsp(此数据采自《宋史·食货志》,时间是天禧末年,也就是前一年)

    nbsp两千万贯,看似很多,但其中一部分需要上交内藏库(天子私库),三司余下的钱并不多。

    nbsp(另外,多提一句,宋朝最尊祖宗之法,这是共识。

    nbsp不过,祖宗之法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书里的时间节点,正是形成时期,还没有完全定型

    nbsp祖宗之法的形成,刘娥和宋仁宗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nbspPS:祖宗之法可以简单理解为,遵从祖宗法度,不轻易变革)

    nbsp年初的南郊恩赏,以及真宗治丧,两样事情加到一起,已然耗尽了三司的财力。

    nbsp如果是‘原身,只怕领会不到鲁宗道的深意,但现在掌控的是李杰,他自然知道鲁宗道的心思。
    nbsp所以,他的回答当然会挑好听的说,最好直接击中鲁宗道的内心。

    nbsp如果不这样,鲁宗道又怎么会为他宣扬,为他摇旗呐喊?

    nbsp“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却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nbsp末了,李杰还用上太宗实录中的内容。

    nbsp“太宗实录中有载,昔日,大爹爹(祖父)即位之初,览前王令典,改五代之弊政,乃革故鼎新,以致海晏河清。”

    nbsp借助太宗实录中的内容,也是不得以为之。

    nbsp毕竟,李杰的言论有些太过超前。

    nbsp当前社会风气仍是以保守为主,虽说有人高呼裁冗官,减冗兵,但这只是少部分。

    nbsp另外,为了考虑士林的影响,李杰还刻意加上了前面那句‘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

    nbsp没办法,谁让文官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话语权。

    nbsp即便李杰想要改变文官培养制度,那也是掌权之后的事。

    nbsp而且培养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nbsp另一边,听到李杰的话,鲁宗道的心中可谓是激荡不已!

    nbsp官家刚刚的言论,简直超乎了他的预期!

    nbsp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却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nbsp此话,当浮一大白!

    nbsp紧接着,鲁宗道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nbsp今天的事,他必须要告诉其他人!

    nbsp广而告之!

    nbsp国朝得此明君,后继有人矣!

    喜欢。

第十八章 世间岂有一成不变之治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