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民草根官路:升官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细思量痛定思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1章细思量痛定思痛

    谷雨刚过,立夏未至,北方四月的清晨,依然能感到丝丝逼人的凉气,只不过这末春的时令,只要不出现沙尘天气,让人体会更多的还是一种难得的怯意。七点刚过,老头老太太们就拿着各式各样晨练的工具,走向往县府门前的人民广场。

    去年冬天的天气有些特殊,一向雨雪不多的河湾县,竟然意外地连续下了四五场大雪,可把那些老头老太太憋屈坏了,初春时候又沙尘不断,想要出去转转,都要在头上蒙个围巾,要不然一圈回来,就会变的跟土地公、土地奶奶一样,满脸满身的沙土,更不用出去锻炼了。好不容易赶了个好天气,就有了赶紧去活动活动筋骨的意思,三五结伴,边舞边行,好像就就有了不尽的快乐。

    原小生趁大家还没有来上班,就早早地跑了出来,多少有些做贼感觉,好像自己这个政府办副主任,曾经的县长秘书,马上的湾子乡付乡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无言见着江东父老。

    县府看门的老大爷还是跟过去一样,见原小生从楼梯上走下来,就停下了手中扫地的笤帚,抬起皓首满脸笑容地向原小生问好道:“原主任,这么早就出去啊?”原小生就报以微笑道:“是啊,出去活动活动。”老大爷就要替原小生开门,还是被原小生阻止了。

    走出县府大门,才发现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心中难免感慨:这就跟人的一生一样,总会不时产生一种非常茫然感觉,找不到了生命价值的支柱,甚至无法明白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到底何在。再细细思量一番,无外乎是吃喝拉撒睡,以此来维持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而其他所有的事情,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什么声誉、权力、金钱,这些身外之物,是人生的拖累也一点不为过。

    原小生记得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过这样的一个诡辩题目: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死亡。结果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个题目给推翻。后来也不知道谁打了小报告,把原小生的这个诡辩题目传到了辅导员的耳朵里。辅导当然不会去跟原小生争辩这种无聊的题目,就把原小生狠狠地训责了一顿,原小生这是不思进取、蛊惑人心、唯恐天下不乱,还硬生生地原小生扣了一顶大帽子——思想上有反动倾向,脑子里有法西斯孽根。

    这位辅导员也许是吃错药了,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竟把一个学生偶尔发表的一个带有诡辩性质的小见解,一下子拔高到了思想政治的高度。好在不是动乱年代,要不然辅导员的这顶大帽子,弄不好会要了原小生的命,起码会让原小生在监狱里待上一段时间。

    后来事情就闹的有点大了,辅导员训责完原小生之后,还觉得不够解气,又报告给了系党委书记。免不了要交调盐加醋地把原小生平时的如何表现不好,也了一下。这位系书记也不知道跟辅导员,也不知道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也稀里糊涂地跟着瞎参合,发展到后来,竟然要给原小生弄一个记大过处分。

    系里的一位很有声望的元宿级教授,就不认同了,系书记和辅导员这纯粹是小题大做,一个学生发表一点个人观点,那里能扯到思想问题上,简直是无稽之谈,乱搞一气。那位教授虽然在系里并不担任任何职务,但跟市领导的关系都非常密切,系书记和辅导员这才悻悻作罢。原小生也算是逃过一劫。

    现在想起大学时代的这些事情,还是觉得荒唐可笑。不过对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死亡,当时的这个自己一时灵感发表的观点,却有了新的感触。到这个问题,不妨首先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按照一贯教条的理想主义来考虑人生的问题,来一句比较冠冕的话,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了,的更肉麻一些便是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然而为人民服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念呢?为什么样的人民服务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一切热爱祖国的人民呢?这个概念似乎有太过于宽泛和模糊了,可以在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因为没有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那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就是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服务了。

    可是我们身边那么多人,我们怎么去服务呢。谁又为我们服务呢。这恐怕也会成了一个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我为你服务多了,你为我服务少了,反而会变成自寻烦恼。倒还不如你不为我服务,那我也没有义务给你服务,大家谁也不为谁服务,要服务可以,拿钱来,这样公平交易,也都扯平了,互不相欠。那么的话,还谈什么服务,谈什么人生的意义呢。这种教条的意义,根本就没办法实现,甚至可以是社会学中的广义相对论——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过遥远。

    看明白了这一点后,人们开始因此而回归人的原始需求——事业和爱情,的直白一些就是金钱和美女,以此满足自己对社会的私欲。而公众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又要求我们在对社会公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个起码的原则,那就是公平。

    但是社会的进步又要求我们,不能整齐划一的实行平均主义,必须拉开一定的距离,来推动每一个人都能心甘情愿地参与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浪潮中。

    为了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向大自然无穷尽地索取,而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提前让我们这个星球,走向死亡的道路,提前让人类这个种群在无法满足私欲的情况下,干脆同归于尽。

    这个浅显的道理,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明白,然而就算是每个国家的高层和中枢人物,也无法摆脱,必须无奈地与之对抗。

    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得出这么一个推论——大多数的人生,其实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可能是社会的一种负担。

    想到这里,原小生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词——反人类罪。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一个小公务员,顶多也就是付乡长,考虑的却是连联合国秘书长都不会考虑的问题,实在有些滑稽,干脆什么也不去想了,猛然抬头却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踏上了走向享受人生私人会所的路。

    什么人生、理想、自然、社会,都让它们见鬼去吧,摸了一下口袋里上次马悦送给自己的那张金卡,直接伸了伸手挡了一辆面的车,直奔马悦的私人会所而去。

    不想到了马悦的私人会所,值班的经理,却告诉原小生,马悦这两天正好去市里开个什么评级会,并不在会所,让原小生改天再来。

    从会所里出来,原小生特意留意了一下摆放在草坪上面的车辆,车辆并不是很多,县委和县府的车却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因为当县长秘书的原因,对这些县委和县府两边的车都非常熟悉,也不知道一大早,这些人就聚集在这里干什么,无意间竟发现王云平的2号车也位列其中,心中难免更加疑惑了。再看仔细看其它的车牌号,也都是科局级干部的车辆。而草坪的最北边,比较隐蔽的地方,放的则是马天虎的那辆黑色奔驰。

    这家私人会所是马天虎送给女儿的嫁妆,偶尔过来看看也实属正常,但是和王云平等一批县府的干部一起出现,就有点别的意思了。而且还有四五辆车,原小生虽然并不完全认识,但可以肯定不是县府的。而在河湾县这个全省著名的贫困县,能开的上轿车的除了领导干部之外,就只有那几个为数不多的企业家了。

    由此便可以推断出,王云平正在这里召开一个全县个别科局级干部和企业家的联席会。王云平之所以把会议地点选择在马悦的私人会所,估计也是为了避开县委和孙一民。王云平要发展河湾县经济就离不开这些企业家,起码刚刚前三把火,必须有这些企业家的配合,要不然是怎么也烧不起来的。

    前三把火,的不好听的点,就是制造声势,哪怕是做样子给上面看,也要这样表一表决心,让上面,让李东权知道,对于王云平的任命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也让李东权在市里的干部面前能够挺直了腰板替他王云平话。

    王云平现在大概就是已经开始准备烧自己的第一把火了。不过这一切已经与原小生没有任何关系了。

    从马悦的私人会所的仿古式铁栅栏门走出来,一条宽敞幽静的大路。大路是为这个私人会所特意修通的,也没有什么来往车辆,当然,要想再找一辆面的车也就很难了。原小生只好沿路,往县城的方向一路走去。

    路上也没有什么事情,就给马悦打了个电话,却还是被马悦挂断了,回了个信息,正在开会,等一会散会之后,再给原小生回过来。原小生也没当回事,只不过是闲来无聊的一个偶然想法,见与不见,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或许见了之后,还会徒增伤感,毕竟马悦是个非常不错的女孩,而且曾经对自己一往情深。

    溜达着奔了公路,来往的车辆也多了起来,原小生在路口等了一会,挡了一辆面的,又回到了县城,却没有在县府门口下车,而是转到了古塔街路口。那里有常年有几个出售古玩的地摊。当然所售古玩,基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是赝品,就是最近不大百年的小玩意,还有一些什么宫闱密藏之类的画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仿品。但是因为男人这种猎奇心理,总是长盛不衰,偶尔也能卖出去几个,糊弄几个小钱。

    原小生转了转,就在一副唐寅手稿的停了下来。一套唐寅手稿,几乎是簇新的,连纸张都是用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草纸,老板却站起来,用几近虚伪的赞许口吻,对原小生道:“小伙子,一看你就是有文化的人。这可是唐寅的真迹,要是在大城市,起码值这个数。”着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原小生就故意逗他:“五块?”老板一下子摆出一副极度失望的表情道:“算了,算了,看来你不识货。你放下吧,我这书不买了。我告诉你小伙子,最少五百块,我这也是看你是个识货的人,给了打的对折。”又用起了激将法。原小生随便翻了两页,发现里面诗词倒还真都是唐寅的作品,就有意想买下来随便看看,就把书拿在手里掂了掂,笑问道:“老板,唐寅家里有印刷机吗?”

    老板一时没明白原小生问的是什么意思,愣了一下,还是道:“唐寅可是大诗人,家里怎么会连印刷机也没有呢?”着又不耐烦地要从原小生手里夺书,道:“你到底买不买,不买赶紧把书给我放下。这可是文物古迹,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听了老板的话,原小生也是心里又可气又可笑,这本书上面的内容明显是胶印上去的,根本谈不上是唐寅的真迹,而这位老板竟然还承认唐寅家里有印刷机。要是唐寅家里真有印刷机的话,估计也不会去写什么狗屁诗文了,直接就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发明家了。

    原小生也不想给他这些,免得尴尬,就不客气道:“就十块钱,你看能不能卖,要是不能卖,我立马走人。”

    那一本薄薄的唐寅诗集,估计也是老板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的,成本也就是五元以内,原小生给他十元,已经给了他百分之百的利润了。

    开完价,原小生看着老板又在拿捏着故意表现出非常不耐烦的样子,就把书塞进老板手里,转身就走。老板马上叫住了道:“小伙子,你到底是不是实心要,如果实心要,给个实心价。你给十五吧,怎么样?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亏大发了。”

    一本开价五百的书,马上变成十五元,还言辞凿凿是唐寅的真迹。要是唐寅知道自己的真迹在后世如此不值钱,恐怕也会气的从坟墓里钻出来,跟这家伙理论一番。

    原小生淡淡地笑了笑道:“我只出十块,卖不卖由你。完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钱,在手里晃了晃。”

    那家伙估计也是拿原小生没办法了,摇摇头,直喊赔了血本,从原小生的手中夺过十块钱,将书送过来,又了一大堆原小生会做生意的话来。原小生也不理他,拿了诗集,随便翻着,又在另外几个地毯前转了转。

    正转悠着,手机却猛然响了

第141章 细思量痛定思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