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被曲解的原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此刻天幕下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数字,也是心惊肉跳,他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他从未想过要害那些女子,可…嘉奖守节之人的命令是他下的,接纳元朝的律法制度也是他同意的,他无可反驳。他闭上了眼睛,身子止不住地颤抖,想着天幕上那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的事,朱元璋不得不怀疑,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无论是嘉奖,还是用了程朱理学?
nbsp不!他没错!哪怕错了,也是那些臣子的错!
nbsp现代,嬴政听着这些,也是唏嘘不已,为那些无辜的女子感到惋惜。但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一个巨大的疑问,既然这程朱理学搞出了这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那朱元璋为什么还要用它?他对朱元璋的印象尚可,两人之间也曾有过交易,虽了解不深,但至少之前并无恶感。
nbsp嬴政眉头微蹙,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既然程朱理学有如此多的陋习,那朱元璋为何还要推行它?他难道不知情吗?”
nbsp李今越闻言,冷笑一声:“不知道?朱元璋怎么会不知道?他出身底层,元末那些女子所受的苦难,他会看不到吗?”
nbsp李今越烦躁的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嘲弄:“如今我们也无法知晓朱元璋当时的想法了,或许,是因为他自己也是这套规则下的既得利益者,又或者,打从心底里,朱元璋就看不起女子,在他朱元璋的眼中,除了他老朱家的女子,天底下其他的女子,不过就是些工具人罢了。”
nbsp说着,李今越又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说不定还真是,朱元璋除了对马皇后和他自己家里的女眷上点心,对其他的女子,应该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毕竟,受苦的又不是他朱家的女儿,死不死谁儿子呢?”
nbsp林幼微见李今越越说越激动,语气也带上了明显的情绪,知道她是被那些事气到了,于是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示意她缓一缓,然后自己接过话头,对小嬴政说道:“至于朱元璋为何要用程朱理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为了方便统治吧。至于其他的,…,我和今越的观点差不多。”
nbsp嬴政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倒是能理解李今越此刻激愤的心情,毕竟,那些规矩,最直接受害者就是女子,女子对此产生厌恶,也是人之常情。
nbsp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听着李今越的那些话后,更是脸色铁青,心情更是糟糕到了极点。自天幕开启以来,虽然提到明朝的次数不算多,但关于他的评价,他看到的基本上还都算正面。他万万没想到,原来自己在李今越和林幼微的眼中,竟然是如此一个冷漠无情的人!
nbsp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一股无名的怒火直冲头顶,他猛地一挥手,将御案上的奏折、笔墨纸砚尽数扫落在地,发出“哐当”一阵巨响。
nbsp“岂有此理!”朱元璋怒吼道,胸膛剧烈起伏,“这是朕的错吗?!是朕让那些猪狗不如的畜生那么干的吗?!”
nbsp他双目赤红,声音有些沙哑:“朕嘉奖那些节妇,给她们发放银钱,那是为了体恤她们!是为了给她们失去丈夫后的生活一些保障!朕如何能料到,那些丧尽天良的夫家人,竟会为了区区虚名和赏银,逼迫无辜女子去死!”
nbsp“还有那寡妇守节之事!那是,朕自幼所见,便是如此!朕如何能知道,那是后来那些理学搞出来的害人东西?!为什么全都要怪到朕的头上?!”(因为你他喵的是皇帝啊。)
nbsp这一刻,朱元璋心中对李今越和林幼微,甚至对那程朱理学,都生出了怨怼之情。
nbsp而现代,李今越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唉,程朱理学的破坏力也不仅仅只有这些。”
nbsp此言一出,嬴政和天幕下各个时代的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光幕上。
nbsp李今越撇了撇嘴:“我们有一说一,其实我觉得程朱理学这玩意儿,真没什么特别有用的地方。它所宣扬的那些所谓道德修养,孔夫子早就提出来了,理学只不过是在某些地方强化了罢了。”
nbsp“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本身就有争议。而经过元明清那些人的不断‘加强后,再加上八股取士的进一步禁锢,直接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僵化,过分强调理论思辨而严重忽视实际应用。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思维固化得跟铁板一样!直接导致了,到了后来清朝时期,整个华夏面对外界的新事物,根本无法接受,也无力追赶,一步慢,步步慢,直到后来……”
nbsp她没有把话说完,但天幕之下,看过之前的视频的人们,心中都已了然,那未尽之言,是何等沉痛的过往。
nbsp“而那些所谓的理学家,口口声声说他们继承的是儒学,那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李今越的语气愈发不屑,“他们所强调的‘三纲五常,早就被他们抽离了原本儒学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双向的伦理责任和义务,然后被他们硬生生异化成了单方面的服从与压迫!尤其是对女性,更是成了彻底被压迫的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们还拿着理学之前的儒家经典断章取义,为自己的歪理邪说张目。比如,孔夫子当年说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孔夫子原句中的“女子”明明指的是君主身边的“臣妾”,而不是指泛指所有女性。原句中的‘养字,也并非指‘供养,而是‘相处、‘对待的意思,孔夫子的本意,是说与那些地位低微且心性不那么稳定的小人、臣妾相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靠得太近了,他们容易放肆无礼,疏远了他们,他们又容易心生怨恨。”
nbsp李今越的语气愈发不屑:“而咱们看
第123章 被曲解的原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