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独孤明治蛮方略(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nbsp岩坎突然拔出腰间匕首划破掌心,将血抹在九鼎杖基座的凹槽里——那里早有萧谨腾昨日割血留下的痕迹。两族之血在青铜纹路中交汇,竟自发凝成34;周34;字的轮廓。
nbsp远处山巅传来雪崩的闷响,仿佛连山川都在回应这场盟誓。
nbsp十二名赤膊壮汉此时抬上通体黝黑的34;九鼎杖34;。杖身用陨铁打造,自上而下镶嵌着七枚图腾:瓦耶族的盘蛇纹、傈粟族的药草结、彝部的火把银饰……顶端九道铜箍,每道都浇铸着不同部落的誓言。
nbsp34;刻字!34;
nbsp随着萧谨腾一声令下,七族最年长的巫师同时举起錾子。金石碰撞声中,34;汉蛮共土,日月同天34;八个大字渐渐浮现。
nbsp最年迈的傈粟族巫公突然割腕,将血抹在34;天34;字最后一捺上——这是西南最高等级的34;血契34;。
nbsp岩坎忽然拔出佩刀划破手掌,将血涂在自家图腾上:34;自今日起,犯此盟者——34;
nbsp34;万箭穿心!34;台下三万军民齐吼,声浪震得樱花如雪纷落。萧谨腾却悄悄退后一步,看着岩坎被推举为第一任34;盟杖守护者34;。
nbsp江风拂过他半白的鬓角,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酒香——那是独龙族用刚学会的汉法酿的第一坛春酒。
nbsp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西南的各个少数民族已基本收复,但是如何管理好他们,独孤明和萧谨腾下了好一番功夫,才想好已下的一些策略。
nbsp一、行政建制:羁縻与流官并重
nbsp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四皇子独孤明决定设立三司进行分权治理。
nbsp首先是宣慰司,朝廷委任岩坎等归顺的首领担任世袭的宣慰使,让他们负责管理当地的事务。
nbsp然而,为了确保朝廷对宣慰司的监管,每司都会派遣汉族官员担任“同知”,并掌握印信。
nbsp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蛮官治蛮,汉官监政”的格局,既尊重了当地首领的地位和权力,又保证了朝廷的权威和政令的贯彻执行。
nbsp其次是安抚司,由独孤明的心腹将领出任安抚使,专门负责管理军事事务。
nbsp不过,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加强地方治安,安抚司的兵员必须包含三成的蛮族子弟。
nbsp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朝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优势,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nbsp最后是转运司,由汉族官员专任转运使,负责掌控盐铁茶马等重要物资的贸易。
nbsp各寨需要用当地的特产,如药材、兽皮等,来换取盐引。具体的兑换比例是三斤黄连换一引官盐。
nbsp通过这种方式,朝廷既可以有效地控制物资的流通和分配,又能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nbsp改土归流试点。
nbsp在澜沧江沿岸的平坝地区,设立了名为“流官县”的行政区划。
nbsp这些流官县的县令并非由当地的蛮族首领担任,而是通过选拔,选择那些通晓蛮语的汉族官员来担任。
喜欢。
第541章 独孤明治蛮方略(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