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攻克东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杜建明提出的建议虽然被否决了,但他警惕的心始终没有放松。
nbsp一边执行上级决定,按规定向曼德勒调兵,另一方面,他及时派出人员潜入东枝和梅苗区域进行侦察。
nbsp按他的想法,日军不来最好,如果日军来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阻止住日军。
nbsp这一侦察不要紧,却发现,在西线的乔克巴当一线并没有多少日军。
nbsp这是好事啊,没有日军,说明阵地还在自己人手里。
nbsp可是,另一个局面不太妙,就是那些被38军救出来的英军还在逃跑。而且是零零散散地逃跑,并没有按照盟军司令部的要求派兵守住这一线。
nbsp得到这情报后,杜聿明大为吃惊。
nbsp如果按着史迪威和罗桌英的命令,要在曼德勒进行会战!这个东线通往腊戍方和的线路非常重要。
nbsp他看出了危险,因为,这正是进行会战的关键处。
nbsp如果被日军占领了这一地区,从这里直接奔袭腊戍,还搞什么会战,人家不从那走,直接过去了,截都截不住,去阻谁啊!
nbsp于是,杜聿明再次向总司令部提出自己主张:
nbsp“目前必须集中第军5主力师200和新编22师与敌人力争东枝,否则,东枝不保,腊戍危机……以须以最大决心保卫东枝,如敌已占领,必须以全力攻克,如我占领则必须顽强狙击北犯之敌,使我军主力集中在梅苗、东枝间,与敌做持久战。”
nbsp杜聿明说的很恰当,此时不守,等等何时。
nbsp那就是,东枝太重要了。
nbsp战争历来都要看准存亡之机,否则稍纵即失,
nbsp饭田祥二可不是吃素的,杜建明发现的情况,日军也侦察到了,马上有人把这情报放到他桌子上。
nbsp饭田祥二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大漏洞,岂能错失。随后,饭田祥二命令
nbsp“日军第56师团向腊戍方向突进,以切断敌人退路。第18师团及第55师团分别进出于羊米典之东西两地,在伊洛瓦底江压倒性击灭敌军主力。”
nbsp饭田看准了时机,要抄后路,从后面吃掉盟军。
nbsp与此同时,敌我双方都看到了这一重大缺口,那就看谁先下手了。
nbsp然而,日军抓住了,日军的第56师团主力迅速组成一支动快速纵队,以日行120公里的速度奔袭腊戍。
nbsp还真让杜聿明猜着了。
nbsp而盟军这方呢!继续置杜建明的意见于不顾,还在踌躇满志地谋划着曼德勒会战。东线的主力军几乎都被抽走了,这里成了空虚之地。无兵来守。
nbsp随后,日军的动向终于被盟军司令部察觉。急令师55和师93在这一地区布防。
nbsp可是,日军来的太快,两个师的主力根本就无法按期到达,即使到达了,兵力部署上也只能是撒豆子一样处处防守,根本没什么重点。
nbsp于是,日军集中一点,突破后长期而入。
nbsp随后,日军占领了罗衣考、东枝两个重镇。
nbsp史迪威这才真正意识到东线危机,日军真的有可能会从这里到达腊戍。于是,急令师200和军5的指属部队前来支援。
nbsp晚了,什么都晚了,如果按着杜建明的打算,早早把部队放在这,修好工事,专等着日军哪有这般措手不及。
nbsp真难为了这两支部队的官兵,往返500多公里,在日军占领东枝后,终于赶了过来。
nbsp因为来的很仓促,只好仓促应战,疲于奔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没办法,这几天,他们光是跑路了,因为没车坐,几乎都是拿腿量地面,硬是走着去了,接着又跑着回来。
nbsp还好,终于有快的,骑兵团和200师的一部分人员赶到了。他们还没到东枝,便在路上碰到前出东枝15公里处,正准备前往腊戍的一支日军。
nbsp啥都别说了,碰上,那就打吧!有我师200在,想过去,门都没有。
nbsp这些远征军士兵真的拼了,豁出命,跟日军干上了,哪里还知道累,只一个想法,堵住日军,别让一个日军过去。
nbsp猛然之间,日军也有点懵。不都说这里没人嘛!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所以被远征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nbsp一番拼死战斗后,日军终于顶不住,重亲退回了东枝城内。
nbsp抓住这个空挡,远征军士兵赶紧修阵地,准备迎接敌人进攻。
nbsp随后,戴安澜带着师200的主力赶了上来。
nbsp他很快看清局面,仅凭身边这些简易工事,根本堵不住日军主力攻击,最好的办法,趁日军主力没有到达前,把日军的这个快速纵队赶回去,死守东枝城。
nbsp于是,戴安澜命令远征军师200,从东西北三面一齐攻打东枝重镇里的日军。
nbsp师200早在日军中闻名以久,一听是200过来,日军有了怯意,不得不退出东枝,
nbsp于当晚,师200收复东枝镇。
nbsp到现在,中国远征军转了一圈,又回到杜建明开始估计的那样,
nbsp不知此时司令部的几位长官做何感想。
nbsp而此时,可以说,整个盟军司令部和中国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都开始乱发命令,不知所措,各举主张。
nbsp蒋介石来电:万一腊戍不守,军5、军66应以密支那为后方,军6应以景东为后方。
nbsp看的出,蒋介石也对东枝的重要性不看好。
nbsp而史迪威和罗桌英还是原来想法,执意在曼德罗搞会战。
nbsp眼瞅着日军就要突破东线,直取腊戍老窝了,而这两位仁兄还坚持要在西线曼德罗会战,好像日本人就那么傻,非要往那里钻似的。
nbsp随后,史迪威一纸命令,把中国远征军的军5除200师的主力外,全数调往西线,集中于曼德勒一线,准备“会战。”
nbsp这次会战得加引号了,因为这个会战,完全是史迪威和罗桌英两人想出来的,从想定和事实看,都不可能。
nbsp主力一撤走,日军看准了机会,干脆连东枝都不打,罗列姆也不要,绕过两个重地,专找人少的地方走,直逼腊戍。
nbsp由此,东枝的战略地位没了。守在这里还有什么用,撤吧!师200放弃东枝,撤往他处,开始走上溃败之路。
nbsp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如果坚守东枝,不仅可解决东线之危,同时,可以阻止日军北进,攻取中国远征军总后方基地——腊戍,为以后的反击提供保障。”
nbsp谁之错?
nbsp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nbsp现在不是累死问题,而是害死6万生命。
nbsp史迪威还有机会,在第二次远征时,总算是要回了面子。
nbsp这是后话。
喜欢。
第1086章 攻克东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