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后腿高光时刻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清晨,虞国王宫大殿内,檀香与朝服的皂角气息交织,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列丹陛两侧。
nbsp鎏金梁柱投下的阴影里,每个人的神色都紧绷如拉满的弓弦,气氛凝重得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拧出水来。
nbsp虞王身着赭黄龙纹常服,高坐于九层白玉龙椅之上。
nbsp他指尖轻搭在扶手的饕餮纹凹槽里,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众人,最终定格在站于文官首位、一身玄色暗纹锦袍的张宇身上。
nbsp此刻他正垂着眼帘,神色从容得与周遭的压抑格格不入。
nbsp而虞王眼底则掠过一丝极淡、快得让人无法捕捉的示意,似在无声询问,又似在暗中提点。
nbsp待殿内彻底安静下来,虞王才开口打破沉默,他的声音透过大殿,带着君主特有的沉稳:“连日大雨不止,河东、河内两郡灾情渐重,据各地急报,洪水已漫过不少村落,百姓流离失所者日增。
nbsp诸位卿家久历政务,对此次雨灾的治理可有什么章程?
nbsp今日不妨直言,不必有所顾忌。”
nbsp话音刚落,位列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刘达便捧着一本厚重的牛皮账本出列。
nbsp他撩起朝服下摆屈膝躬身,动作间带着几分急切:“启禀大王,臣今日上朝,首要便是奏报两郡灾情。
nbsp自上月末至今,两地连降大雨已逾二十日,原先加固过的河堤多处出现溃决,臣昨夜收到的急报统计,被淹的农田已超过三万亩。
nbsp沿途粮囤被洪水冲毁二十余处——那些粮囤本是为应对冬春荒年所备,如今尽数损毁,两郡数十万百姓已无粮可食。
nbsp不少村落已出现扶老携幼逃往邻郡的情况。更危急的是,臣核查国库调拨记录后发现,两郡粮仓现存粮食仅够支撑十日。
nbsp若不尽快从别处调粮赈灾,同时组织人手抢修河堤,恐生民变啊!”
nbsp刘达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殿内官员们原本紧绷的神色顿时又添了几分忧色,不少人下意识地交头接耳。
nbsp原本因虞王目光而悄悄聚焦在张宇身上的视线,也短暂地转向了灾情本身。
nbsp虞王闻言,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了叩,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沉声道:“刘大人,既已知灾情紧急,那赈灾所需的粮款可曾备好?
nbsp河堤抢修需要的工匠与木料、石料等物料,是否已从周边州郡调度到位?如今最缺的是什么,你且一一说来。”
nbsp这话问得直接,刘达脸上顿时露出难色,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抬眼朝站在武官队列中的王明扫了一眼。
nbsp只见王明正微不可察的轻轻颔首,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示,似在催促他继续说下去。
nbsp刘达定了定神,擦了擦额角的汗,才接着回话:“回大王,国库现存的粮款本就因前些时日与蛮族作战有所损耗,当时为了支援前线,几乎动用了半数存粮。
nbsp加之张宇大人此前推行水车、改良织布机,先后从工部与户部挪用了不少款项。
nbsp说是要发展民生,可那些水车投入使用后,成效尚未显现,款项却已花去大半。
nbsp如今国库早已空虚,能调拨给两郡的粮食不足万石,连应付眼下的灾民都不够。”
nbsp刘达话音未落,太尉王明便立刻上前一步,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瞬间压过了殿内的低语:“大王您听听!
nbsp张宇这哪里是在推行新政,分明是在搅乱民生!赈灾之事关乎数十万百姓性命,竟被他搅得一团糟,连战事上他也误国不浅!
nbsp若不是他沉迷那些‘奇技淫巧,非要挪用国库银两、占用民力去造什么水车、蒸汽作坊,如今何至于无粮可调、无人可用?
nbsp河东、河内的百姓遭此劫难,根源便在张宇身上!
nbsp他手握重权,却只知摆弄些无用的器物,置百姓生死于不顾,这样的国师,如何能让百官信服,如何能让百姓安心?”
nbsp说到激动处,王明猛地转向张宇,语气愈发尖锐,眼神里满是指责:“国师大人,您掌控京畿三营兵权,却连我国使者的安危都护不住!
nbsp先前我国两次遣使出使,第一次去夏国商议盟约,使者竟在夏国王宫被刺客刺杀,当时可以说这是意外。
nbsp可第二次出使楚国,明明已知
第71章 后腿高光时刻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