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灾情应对策略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斥候被叶锦璃的怒火吓得肩膀一缩,头垂得更低,声音细若蚊蝇,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是……属下、属下明白该怎么做了,往后绝不再提借粮之事,绝不给叶先生添乱。”
nbsp叶锦璃看着他这副模样,胸口的火气稍稍压下去些,只是眉宇间的倦意仍未散去。
nbsp她指尖在案上轻轻敲了敲,语气缓和了几分:“你明白什么啊?
nbsp我要你明白的不是‘不提借粮,是眼下的轻重缓急——夏国自己的粮仓还在漏雨,流民还没安置妥当,哪有闲心管别人的死活?”
nbsp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案上堆着的灾情简报:“行了,别杵着了,继续汇报各国情况。
nbsp楚国那边,上次说白河水位涨得厉害,现在怎么样了?”
nbsp斥候这才敢微微抬头,喉结动了动,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复杂:“回叶先生,楚国那边……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nbsp三天前白河在南部决了口,直接冲垮了三座官仓,仓里的存粮大半被洪水淹了,剩下的也被水泡得发了霉。
nbsp可楚国那些富商却趁机发国难财,把粟米的价钱抬到了往常的十倍,一文钱连半把米都买不到。
nbsp不少百姓实在饿急了,昨天傍晚就去抢城外的官仓,楚国国君派了禁军去镇压,结果非但没稳住局面,反倒激起了民变——有流民拿着锄头跟士兵对峙,还放火烧了城郊的税卡。
nbsp现在楚国都城外到处都是逃荒的人,医官们根本顾不过来,路边时不时就能看到倒下去的流民尸体。”
nbsp叶锦璃走到案前,指尖按在夏国疆域图上蓝江与白河交汇的位置,眉头拧得更紧。
nbsp夏国如今看似稳住了局面,可内里的隐患早已像潮水下的暗礁,稍不留意就会撞得粉身碎骨——魏郡的粮仓虽还能支撑些时日。
nbsp但连日的潮湿让底层的粟米已经开始结块,今早管粮的官吏来报,说粮仓角落甚至长出了细小的霉点,若这雨再不停,就得动用工坊里的烘干设备。
nbsp可工坊的柴火储备只够支撑半个月,要是柴火断了,满仓的粮食都得毁了。
nbsp斥侯站在一旁,不敢插话,只静静听着。
nbsp叶锦璃又道:“蔡郡内的几条小河都汇入黄江,连日暴雨让黄江水位涨得快漫过堤岸了。
nbsp柳茵今早送来的信里说,蔡郡东部的义仓被雨水泡塌了一角,幸好她带着工匠们连夜用草席、木板堵着,又把里面的粮食往外搬,才没损失太多。
nbsp可城郭外新修的防御工事,刚垒起半人高的土坯,就被昨夜的山洪冲得七零八落,连用来加固的木桩都被冲得不知所踪,顺着洪水漂到下游去了。
nbsp若是此时虞国趁机来犯,蔡郡连像样的屏障都没有,到时候不仅蔡郡要丢,整个夏国的东部防线都会跟着崩塌。
nbsp虽然虞国在大灾面前自身难保,不过防患一下总没错。”
nbsp斥候听得后背发凉,连忙躬身:“叶先生考虑周全,属下之前确实只看到了表面,没往深了想。”
nbsp叶锦璃沉吟片刻,抬声道:“你现在就去传我命令:第一,让宋文彦从守堤的士兵里抽调一队精锐,去白河沿岸加固那几处有裂痕的土坝。
nbsp再从魏郡粮仓调两千石粮食,派专人送到下游被淹的村落,务必保证每人都能领到粟米,不许有官吏克扣;
nbsp第二,让钱瑞去工坊那边盯着,烘干设备必须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再让人去城外的山林多砍些柴火储备,就算是冒雨也要去,柴火不够就从官署的灶房里匀,总之不能让烘干的活儿停下来;
nbsp第三,给柳茵回信,让她先暂停蔡郡防御工事的修建,把所有工匠和民夫都调去护堤和救济流民,告诉她,魏郡的粮仓可以分五千石给蔡郡应急,但她必须派人盯着粮食分发,每一笔都要记清楚,要是让我发现有官吏中饱私囊,不管是谁,一律按军法处置。”
nbsp“是
第67章 灾情应对策略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