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帝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太宗旧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五个月后。

    nbsp到了八月份,李牧到了下葬的日子。

    nbsp周礼有制度,天子一年下葬,诸侯要隔五个月才能下葬,身份等级越高,停柩待葬的时间也就越长。

    nbsp李牧下葬这天,半个洛阳的民众都来送行。

    nbsp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包括皇帝在内,全部随着送葬队伍出城。

    nbsp田秀还给李牧追封了王爵,封号梁王。

    nbsp赐谥号忠武。

    nbsp李牧也成为田唐开国以来,第一个异姓王。

    nbsp李牧下葬这天,天热的可怕。

    nbsp皇帝全程跟着出殡的队伍,以至于中暑昏厥,回去之后就一病不起。

    nbsp淳于诚替皇帝诊了脉,他说:“陛下脉象浮沉,心肺衰竭,以非药石可医!”

    nbsp郭瑗之听了以后很急:“这话是什么意思?”

    nbsp淳于诚摇摇头:“病入膏肓,无药可治!”

    nbsp皇帝闻讯,面露绝望之色。

    nbsp淳于诚走后他对郭瑗之说:“瑗之,朕不想死,你去问问陈平,长生草到底什么时候能找到?”

    nbsp另一边,徐福又见到了江先生。

    nbsp江先生依旧是躲在厚厚的帷幔后面。

    nbsp“徐福,你找我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向我报告吗?”

    nbsp徐福兴奋的说:“江先生,在下找了这几年时间,几乎要把大唐上下都找遍了,好在我终于找到真正的雍己墓了。”

    nbsp江先生哦了一声,问:“在哪?”

    nbsp徐福满脸忌惮的看了看左右,小心的从怀里摸出一幅地图,捧在手上。

    nbsp江先生并没有让手下去把地图拿来,而是破天荒的伸出一只手,自己将地图取了过来。

    nbsp这是徐福第一次看到江先生的手。

    nbsp那只手白皙光滑,手指修长,手背上还能看到淡淡的青筋,看起来就像一双女人的手。

    nbsp这时,徐福又闻到了那只手上散发出的香味。

    nbsp这是一种很独特的香味,应该是某种脂粉。

    nbsp男人是很少会涂脂抹粉的。

    nbsp徐福脑子里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

    nbsp江先生不会是个女人吧?

    nbsp江先生看完了徐福呈给他的地图,江先生很满意,说:

    nbsp“徐福,你可真是个人才,居然能想到雍己墓会在这里。”

    nbsp徐福笑着说:“长生草,不日就能取到,希望江先生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nbsp江先生十分痛快的说:“放心,拿到长生草,我会资助你出海的。”

    nbsp……

    nbsp皇帝的身体愈发不好,以至于半个多月都不曾上朝。

    nbsp这段时间郭瑗之一直跟在皇帝身边侍疾。

    nbsp朝中的大小政务几乎都是由她代为处理。

    nbsp这让太子深感不安。

    nbsp他对叔孙通说:

    nbsp“老师,父皇病重,郭夫人一直侍奉在侧,朝中的大小事务,父皇都交给她决断,这对孤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nbsp叔孙通跟着说:

    nbsp“太子所忧虑的很是,郭夫人得宠于圣前,而他的儿子又一直在洛阳不曾离开,若是她起了不该起的心思,恐怕会重演当年赵惠文王之时。”

    nbsp太子心中一沉。

    nbsp这赵惠文王本不是道武灵王的太子。

    nbsp赵武灵王本来的太子是赵章。

    nbsp后来赵惠文王之母得宠,赵章就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nbsp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nbsp田继业就问:“老师可有良策?”

    nbsp不等叔孙通开口,王文越就拱手说:“太子,您可以上书皇帝,要他远离郭夫人。”

    nbsp叔孙通听了以后赶紧劝太子说:“太子,您可千万别去劝皇帝远离郭夫人,您劝了皇帝也不会听,没准还会招一顿骂。”

    nbsp太子点了点头。

    nbsp郭夫人能得宠于陛下之前,有些手段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就这样到皇帝面前去告她的状,只会让皇帝觉得他这个太子连个女人都容不下。

    nbsp“太子,要对付郭夫人,就必须把她和襄阳王分开,襄阳王早就该回封地了,您可以上书皇帝,令襄阳王离开洛阳到襄阳就封。”

    nbsp“只要郭夫人没有儿子在身边,即便能把持朝政,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nbsp太子其实这个办法不错,点头说:

    nbsp“那就按照您说的办。”

    nbsp叔孙通又建议太子,可以去找韩非,两人一同向皇帝上书。

    nbsp太子丞相一同向皇帝上书,相信皇帝也没有办法再包庇襄阳王。

    nbsp第二天,太子和韩非就分别上书给皇帝,请求让襄阳王到封地去。

    nbsp田秀看完了他们两个人的上书,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冲着郭瑗之来的。

    nbsp“太子真是长大了,会动心思了。”

    nbsp田秀说了这么一句话也不知道是褒贬太子,还是讽刺太子。

    nbsp郭瑗之说:“太子说的也没错,彻儿确实该去封地了,他今年都十四了。”

    nbsp田秀说:“你忍心让彻儿离你而去?”

    nbsp郭瑗之摇头。

    nbsp哪个做母亲的能容忍儿子和自己分离?

    nbsp田秀说道:“既如此,就不用理会他们。”

    nbsp郭瑗之却说:

    nbsp“陛下,还是让彻儿去封地吧!否则太子的内心会不安的。”

    nbsp田秀眉头一皱,分不清这到底是实话还是假话。

    nbsp郭瑗之继续说:

    nbsp“太子丞相联名上书,这是向陛下施压,陛下如果坚持不让彻儿去封地,恐怕朝堂上下,都会觉得陛下存有废长立幼之心,如今得稳定朝局,妾虽然舍不得儿子,但也不愿意让陛下为难。”

    nbsp这一番话说的田秀感动不已。

    nbsp他抓着郭瑗之的说:“瑗之,真是难为你了!”

    nbsp第二天,襄阳王就被送去了封地。

    nbsp郭瑗之到宫外去送行。

    nbsp田秀召来王奉,问他说:“贵妃去送彻儿了?”

    nbsp王奉如实汇报说:“去了,贵妃哭的梨花带雨,那场面感人至深,奴婢都忍不住想哭。”

    nbsp田秀听了以后心里挺不是滋味。

    nbsp郭瑗之一直陪在他身侧。

    nbsp结果到最后连儿子都不能陪在她身边。

    nbsp“瑗之对我,付出的太深了!”

    nbsp田秀长长的叹了一声。

    nbsp襄阳王被送去封地以后,皇帝的健康状况也在急剧恶化。

    nbsp到了十月份,皇帝甚至已经病的下不来床。

    nbsp田秀对郭瑗之说:

    nbsp“瑗之,朕怕是要死了。”

    nbsp“说实话,朕真的很怕死,可朕也放心不下朝堂。”

    nbsp“太子性格太柔弱了,朕怕他稳不住朝堂。”

    nbsp郭瑗之听后思绪流转。

    nbsp她不动声色的说:

    nbsp“陛下可听说过太宗之事?太宗临崩前流放李积等人替太子李治铺平道路,陛下何不效仿太宗旧事?”

    nbspps:郭瑗之已经在给田秀埋雷了,田秀会上当吗?

    喜欢。

第775章 太宗旧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