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技术难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商的代表总是频频看表,催着他在验收单上签字,当时只觉得对方急躁,现在想来,那些反常的举动全是破绽。
nbsp“停!立刻停止浇筑!”林江冲着浇筑区大喊,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沙哑。正在作业的工人都愣住了,手里的工具停在半空。林江踩着刚初凝的混凝土跑过去,脚下粘起厚厚的灰浆,每走一步都格外沉重:“把已经浇筑的部分做好标记,用防护布盖好,等混凝土强度上来,立刻凿掉重浇,一点都不能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那工期——”施工队长跟在后面,急得直搓手,脸上满是焦虑,“专家组后天就要来检查了,这一拆一浇,咱们肯定赶不上啊!”
nbsp“工期赶不上,我们可以跟专家组解释,大不了承担延误责任;但质量出问题,一旦溃坝,谁也赔不起,谁也负不了这个责。”林江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他转身看向一旁沉默思考的张工,语气缓和了些:“张工,您经验丰富,您看能不能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式,弥补粉煤灰的缺陷?”
nbsp张工接过配合比单,从口袋里掏出计算器,蹲在地上算了半小时,时而皱眉,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突然,他猛地拍了下大腿,站起身:“有了!加百分之五的矿渣微粉!”他指着窗外正在卸货的卡车,卡车上的标识清晰写着“S95级矿渣微粉”,“刚好昨天物资部到了一批,这种微粉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还能提高后期强度,加进去正好能弥补粉煤灰的问题,不影响坝体质量!”
nbsp可难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刚解决,另一个又接踵而至。调整配合比后,浇筑重新开始,可振捣工却频频抱怨:“这新换的振捣棒怎么回事?振幅明明调大了,混凝土里还是有气泡,拍都拍不出来!”林江心里一紧,立刻蹲在浇筑区边缘观察——只见振捣工握着振捣棒,为了省力,总是斜着插入混凝土中,振捣棒的头部没能完全深入,导致深层的气泡排不干净,都积在了混凝土表层。
nbsp“大家先停一下,跟我来。”林江把所有振捣工叫到空地上,从口袋里摸出一截粉笔,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大坝截面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浇筑层和振捣位置。“振捣棒必须垂直插入混凝土,每次插入深度要比上一层深5厘米,移动距离不能超过振捣棒半径的就像这样——”他拿起旁边一根钢管,模拟振捣棒的动作,一遍遍地演示正确姿势。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你们手里的振捣棒,不是普通的工具,是守护这道坝的最后一道关。坝体里多一个气泡,将来就多一分风险,差一厘米都不行,必须按标准来!”
nbsp那天晚上,林江躺在工棚的行军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夹杂着振捣棒持续的嗡鸣,像一首特殊的催眠曲,却让他格外清醒。他突然觉得,工地上遇到的这些难题,就像坝体里的气泡——表面看是技术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供应商的侥幸心理、工人的操作疏忽、团队的沟通衔接……只要把“人”的问题解决了,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nbsp他摸出手机,点开与专家组的对话框,敲下一行字:“请求推迟验收三天,我们需要对坝体核心区做最后的渗水性检测,确保质量万无一失。”按下发送键的瞬间,隔壁传来张工的声音,正耐心地教小李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偶尔还夹杂着小王打印检测报告的沙沙声。这些细碎的声音混在雨声里,格外清晰,也格外让人安心。
nbsp黎明时分,林江被一阵响亮的欢呼惊醒。他来不及穿外套,抓起安全帽就跑出工棚,只见张工举着一张检测报告,在坝顶兴奋地大喊:“抗渗等级达到P8了!比设计要求还高一级!所有指标都合格!”
nbsp朝阳正从云层里钻出来,金色的光芒穿透薄雾,洒在湿漉漉的坝体上。原本灰暗的混凝土墙体,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给这道用无数汗水、坚持与责任筑成的屏障,镀上了一层坚硬而温暖的铠甲。林江站在坝底,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所有的疲惫与焦虑,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喜欢。
第479章 技术难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