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法律的制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的老人揪着自己的衬衫领口,手指因用力而发白,断断续续地说:34;我儿子在水利设计院...他看过坝体图纸后,哭着让我别签字...他说这坝体的抗滑稳定系数只有而规范要求是;

    nbsp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眼泪顺着皱纹滑落,滴在身前的辩护席桌面上。34;洪水来的时候,下游有三所学校,还有两千多亩农田;当法警上前带他离开时,张某还在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叹息。

    nbsp判决宣读那天,新坝工地的拆除作业正进行到关键阶段。重型破碎机的轰鸣声震得地面发颤,工人老周戴着安全帽,蹲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外,盯着手机上法院直播的画面。当听到34;王某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34;,34;李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34;时,他突然把手里的冲击钻扔在地上,金属机身砸在水泥地上发出巨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34;终于判了!34;老周抹了把脸,声音带着哽咽。去年,他侄子在另一个水利项目打工,就是因为施工方偷工减料,脚手架的钢管壁厚不达标,最终垮塌的架子砸断了侄子的右腿,至今还拄着拐杖。

    nbsp法院门口的台阶上,十几个受害村民举着照片站在风里。塑料封皮的照片被风吹得哗哗响,画面里是去年汛期的惨状:浑浊的洪水漫过绿油油的农田,玉米秸秆在黄色浪涛里东倒西歪,像一根根折断的骨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摸着照片上灌溉渠的裂缝,那里渗出的水带着刺鼻的铁锈味,滴在干涸的土地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nbsp34;我们的地,被带铁锈的洪水泡过,五年内都种不出东西了。34;老农的声音沙哑,指腹在照片边缘磨出了毛边。他身后的村民们手里捧着装满泥土的塑料袋,袋子上贴着标签,写着34;新坝下游300米农田土样34;。

    nbsp林江站在警戒线外,看着涂着34;司法34;字样的囚车呼啸而去,车身上的警灯还在闪烁。他西装内袋里揣着份刚出炉的检测报告,新更换的钢筋混凝土试块,在压力试验机下坚持到设计强度的115%才断裂,数据旁画着代表合格的红勾。

    nbsp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破声,那是施工队在拆除最后一段不合格的坝体。灰白色的烟尘升腾而起,在灰蒙蒙的天空上拖出长长的尾迹,像一道愈合中的白色伤疤。

    nbsp34;以后每批材料进场,都要像机场过安检一样严格。34;林江对身边刚入职的年轻监理说,对方手里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最新一页写着:钢筋原材每60吨增加一次化学分析,水泥进场必须附带生产厂家的实时监控录像,监理签字时要同步录制手持身份证的视频,确保人证一致。这些新规像一层细密的网,试图堵住那些曾经被利益撕开的漏洞。

    nbsp夕阳西下,将法院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林江的皮鞋上。他忽然想起父亲——那位干了一辈子水利的老工程师,临终前还反复摩挲着的铜制水平仪,现在正摆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仪器底座上刻着的34;正德厚生34;四个字,被岁月磨得发亮,边角处还留着父亲当年在工地磕碰的痕迹。

    nbsp林江掏出手机,给施工队负责人发去消息:34;明天开始,每道工序拍五段视频,要能看清工人的脸和材料的铭牌,每段视频都得带时间水印。34;

    nbsp消息发出的瞬间,远处的新坝工地响起尖锐的哨声。那是夜班工人开始浇筑新坝体的信号,几盏探照灯划破暮色,照亮了工地入口刚立起的警示牌。白色的牌子上,黑色宋体字格外醒目:34;此处混凝土强度,将接受百年一遇洪水的检验34;。

    nbsp林江望着那片穿透暮色的光亮,忽然觉得裤兜里的手机微微发烫,就像父亲留下的那枚铜制水平仪,在某个深夜加班的时刻,也曾这样带着温度,提醒着他肩上的责任。

    喜欢。

第456章 法律的制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