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 发现线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拿着这卡买施工材料能打折,我想着能帮单位省点钱,才……才收下的!”

    nbsp老王比张股长镇定得多,一开始还嘴硬说只是“朋友间帮忙”,直到调查组拿出他的银行账户流水——近三年,每个水利工程验收通过后,都有一笔与工程标的1%挂钩的钱,从“昌盛建设”的关联公司“宏图商贸”转进他的账户,累计金额超过八十万。在看守所的会面室里,老王盯着桌上的流水单沉默了十分钟,突然叹口气,耷拉下肩膀:“我就是个跑腿的,拿点辛苦钱。真正拿大头的是……”

    nbsp话没说完,他的律师就推门进来,打断了谈话:“我的当事人有权保持沉默,后续问题请联系我的律所。”但这半句话已经足够——调查组顺着资金链往上查,很快发现“昌盛建设”的法定代表人虽然是个不起眼的个体户,但实际控制人,是副市长的远房侄子李伟。更惊人的是,“昌盛建设”的公司账户上,有几笔大额支出的收款方,竟是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张磊——而这家机构,正是为“昌盛建设”所有工程出具“合格检测报告”的机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周明远拿着这些证据材料,坐在办公桌前翻到深夜。他把现代水利工程的偷工减料清单铺在左边,又从书架上找出记载明代淮河堤坝腐败案的《淮水考》摊在右边,越对比越心惊,突然“啪”地拍了下大腿:“你快来看!”他把赵立东喊过来,指着两份材料,“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明代是少用石料、用劣土代替黏土筑坝,现在是少放水泥、用回收钢材代替国标钢材;明代是贿赂工部主事改验收记录,现在是贿赂检测机构出假报告——连贿赂的手法都差不多!”

    nbsp历史系的陈教授也发现了蹊跷。他研究碑文拓片时,翻遍了明代淮河流域的地方志,发现碑文里“官仓硕鼠食堤基”的“食”字,在当时的官方文书里,常被用来暗指“克扣、侵吞”,尤其是官员克扣工程款的行为。“古人哪是在预言现在的事,”陈教授指着《淮安府志》里的记载,“这分明是在写他们当时的真事!你看这段——‘正德七年,淮安知县王某挪用治水银五千两修私宅,以劣石筑坝,同年汛期坝溃,淹田千亩,溺亡三百余人,和现在多像!”

    nbsp这天晚上,调查组的会议室第一次没有争吵,只有此起彼伏的翻文件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赵立东把所有证据按“投标施工检测验收”的流程贴了满满一墙,从伪造的投标文件到偷工减料的检测报告,从银行流水记录到官员受贿的购物卡照片,再到明代史料和碑文拓片,像一张密不透风的证据网,把“硕鼠”们的勾当全兜了进来。小李整理照片时,突然指着一张照片笑了——那是他们在水利局办公室搜到的一面锦旗,红底金字写着“治水楷模,为民解忧”,而锦旗旁边的墙上,挂着的日历上印着一行小字:“昌盛建设有限公司祝全体同仁新年快乐”。

    nbsp“明天一早,提审‘昌盛建设的项目经理李伟,”赵立东收拾好文件,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已经凌晨两点,“我倒要看看,这些现代‘硕鼠,比起明代那些贪官污吏,能高明到哪去。”

    nbsp窗外,淮河的水在夜色里静静流淌,水波反射着远处的路灯,像撒了一把碎银。它仿佛在听着这跨越六百年的对话,听着石碑上的警告,听着调查组的决心。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教训,那些浸在洪水里的牺牲,终究没能拦住逐利的人心。但这一次,调查组办公室的灯光亮到了天明,墙上的证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等着斩断那些侵蚀堤坝的“硕鼠”之手。

    喜欢。

第450章 发现线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