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民间热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午后突然刮起大风,乌云很快压了下来,雷阵雨噼里啪啦地砸落。公告栏上的拓片被雨水泡得发皱,字迹晕开了大半,便签也掉了好几张。可等雨停时,有人撑着伞来,又贴了张新的拓片,这次还多了张手写的倡议书,字迹遒劲有力:“本周六上午九点,防洪纪念塔前集合,共同讨论治水碑背后的问题,欢迎携带工程质量问题的证据参加,为守护淮河出力!”

    nbsp市图书馆三楼的地方志区,窗户开着,吹进些雨后的凉气。几个白发老人围着一张长桌,桌上摊着本泛黄的《淮河水利志》,书页边缘都卷了边。戴老花镜的退休教师陈教授,手指着民国二十三年的记载,声音有些激动:“你们看这里,‘民国十八年洪水,城南堤坝溃于白蚁穴,我查过当年的档案,哪是什么白蚁穴?其实是当时的县长把防洪款贪了买鸦片,堤坝根本没加固,洪水一冲就垮了!”

    nbsp穿中山装的老干部周明远敲着拐杖,眉头皱着:“现在不一样了,上周我跟着老干部考察团去新坝视察,看见监理拿着仪器挨个测水泥强度,每一袋水泥都要扫码登记,比以前严多了。”

    nbsp“可昨天电视里说了,有记者去调查治水碑的事,还被人威胁让他别多管闲事。”梳髻的老太太刘桂兰翻到nbsp1958nbsp年的治水照片,照片里的人扛着铁锹,脸上满是干劲,“当年修水库的时候,老百姓自带干粮上工地,白天干活,晚上就睡在工棚里,哪有人敢偷工减料?谁要是敢糊弄,全村人都不答应!”

    nbsp夜幕降临时,防洪纪念塔下已经聚集了几十人。塔身上的灯光亮着,照得人群脸上的神情格外清晰。穿工装的工人老张举着手机直播,镜头对着纪念塔旁的防洪墙:“大家看这里,这是三年前修的防洪墙,才三年就裂了这么大的缝,用手都能摸到里面的石子!”穿西装的年轻人小林分发着自制的《水利工程监督手册》,手册封面上印着放大的治水碑文字,他一边发一边说:“这里面写了怎么看水泥标号、怎么查工程资质,大家以后遇到问题,就能自己先辨辨真假。”

    nbsp李阳躲在人群后排,帽檐压得很低。他看着有人举起一张复印件,正是自己上周被抢走的那页工程清单——上面记着三年前水库工程的材料采购记录,很多项都标着“以次充好”。月光穿过云层,洒在纪念塔前的石碑上,照亮碑文中“食堤基”三个字,像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被掩盖的往事。突然有人喊:“李记者来了!就是电视里说的那个调查记者!”他下意识摸向鞋底的录音笔,那里面存着施工队老板的谈话录音,却被潮水般的掌声淹没。

    nbsp“我们要成立民间监督队!”穿蓝布衫的老周站上台阶,手里攥着那张治水碑拓片,“下周就去检查所有在建的水利工程,不管是堤坝还是水渠,都得查仔细了!谁跟我去?”

    nbsp人群里的手臂纷纷举起,在暮色中连成一片森林。李阳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老工程师被撕走的清单,想起那些在洪水里倒塌的房屋,想起自己暗访时受到的威胁——那些被掩盖的真相,或许正要从这里开始,一点点重见天日。晚风拂过,带着淮河的水汽,也带着人群里的呼声,飘向远处的夜空。

    喜欢。

第448章 民间热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