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记者调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轻微的嗡嗡声。

    nbsp看到李阳出示的记者证,赵教授先是犹豫,随即叹了口气,拉过一把折叠椅:“实不相瞒,我们发现石碑时,还在旁边的土层里找到了一批明代竹简。那些竹简上记载着‘官仓硕鼠盗修河银两,致堤坝溃决的细节,跟现在的情况......”他话没说完,突然停住,眼神暗了暗,“但昨天夜里,存放竹简的仓库被盗了,所有竹简都不见了。”

    nbsp“谁有仓库钥匙?”李阳追问。

    nbsp“除了我,只有水利局派来的安保人员,说是来帮我们看管文物的......”赵教授说到这里,突然闭口不谈,转而指着电脑屏幕,“你看这处刻痕,放大后能看到‘万历十五年的字样,正好对应史料里万历十五年淮河溃坝的事件。当时也是因为官员贪墨修河经费,才导致堤坝不顶用。”

    nbsp李阳拿出相机,想拍下屏幕上的刻痕,刚对准焦距,相机突然自己响起了快门声——不是他按的。他猛地回头,只见角落里,一个穿着安保制服的男人正快速收起手机,转身就往帐篷外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站住!”李阳大喊一声,拔腿就追。但等他冲出帐篷时,只看到一辆摩托车的背影,车轮卷起的尘土迷了眼,摩托车很快消失在乡间小路上。

    nbsp傍晚时分,李阳回到报社。推开办公室的门,他心里咯噔一下——自己离开前特意关上的电脑,此刻屏幕亮着,桌面上的文件夹全被打开,之前存在里面的调查资料、邮件截图、银行流水,全都不见了。他瘫坐在椅子上,指尖划过抽屉里女儿的照片,照片上女儿的笑脸让他鼻子发酸。

    nbsp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响起,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李阳犹豫了一下,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我知道谁偷了竹简,也知道大坝的事。老地方见,别带其他人。”说完,电话就挂了。

    nbsp“老地方”是城郊的废弃码头,多年前李阳曾在这里采访过码头工人,后来码头废弃,就成了少有人来的地方。夜色渐深,潮水拍打着锈迹斑斑的铁架,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像是老旧的钟在敲。李阳握着录音笔的手心全是汗,冰凉的海风灌进衣领,让他打了个寒颤。

    nbsp阴影里,一个瘸腿的老头慢慢走出来,左腿有些跛,手里拄着一根旧拐杖。“我是周明的徒弟,当年跟着他一起参与过大坝维修。”老头声音很低,“周工怕连累我,没敢跟你多说,但他把当年的施工记录给了我。”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的U盘,递向李阳,“这是当时的隐蔽工程记录,王胖子他们为了省材料,把坝体里的钢筋间距拉大了五厘米,根本达不到设计标准。”

    nbsp就在U盘即将碰到李阳指尖的瞬间,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两道刺眼的车灯划破夜色,朝着码头的方向驶来。

    nbsp“他们来了!”老头脸色大变,猛地把U盘塞进李阳的口袋,推了他一把,“你快跑!我引开他们!”说完,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冲向相反方向,嘴里还故意喊着:“在这里!来抓我啊!”

    nbsp李阳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王胖子站在越野车旁,手里把玩着一根棒球棍,嘴角勾着阴狠的笑。他不再犹豫,转身就往码头尽头的河边跑,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浪花瞬间吞没了他,口袋里的U盘硌着肋骨,明明是塑料的材质,却像块滚烫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疼——那里面装的不仅是证据,更是无数沿河百姓的安危。

    nbsp当李阳挣扎着爬上对岸,浑身湿透地瘫在草地上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周明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句话:“石碑不会说谎,就像淮河不会倒流。”

    喜欢。

第446章 记者调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