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触即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需逆水行舟,机动性受限;若从陆路来攻,又需先突破淮河渡口的防御——正是这种地形让正阳关成为抵御南方军队北上的“天然堡垒”。
nbsp而且此关上通大别山,该区域是南方重要的“竹木、矿产、兵源产地”:竹木可用于制造战船、攻城器械,矿产可用于铸兵,山区民众也常被南方政权征召为兵。
nbsp正阳关是“大别山资源外运的唯一水路出口”——控制正阳关,就能切断南唐对大别山资源的依赖,同时为大周获取战略物资提供通道。
nbsp帐外风卷残烟,撤退产生的负面情绪此刻充斥着关内,李谷立于案前,目光落在铺开的舆图上,指尖悬在正阳关与寿州之间的水道标注处,久久未动——退守浮桥的决定虽已做出,可帐内沉闷的空气里,仍裹着几分难掩的怅然,他望着舆图出神,连帐帘被掀动的声响都未立刻察觉。
nbsp“李相公!”
nbsp赵匡胤的声音带着急切,人已大步跨进帐中,甲胄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刚从关隘巡查回来:“咱们退守正阳关浮桥,南唐军必然趁势追击!依末将之见,可速在关隘东侧的芦苇荡设伏,待他们追至,定能打个措手不及,也能为我军提振士气!”
nbsp李谷缓缓抬眼,眉宇间凝着疲惫,却仍保持着沉稳,轻叹一声道:“赵都虞候一片赤诚,本相明白你想为军立功的心思。只是你看眼下——我军刚从前线仓促撤回,士卒们或带伤病,或心有惶惑,士气本就低落,此时贸然设伏,若有差池,反倒会乱了阵脚。再者,陛下已启程亲征,想来不日便会抵达前线。军中大事,待陛下亲临,再与众将商议定夺,岂不比此刻冒进更稳妥?”
nbsp“陛下亲征过来了?”
nbsp赵匡胤闻言,眼中的急切瞬间被惊喜取代,先前因退守而生的郁气也散了大半,他上前半步,声音不自觉提高几分:“若陛下亲临,军心定能大振!有陛下坐镇,何惧那南唐军!”
nbsp李谷指尖在舆图上的陈州方位轻轻一点,语气带着几分稳妥:“按行程算,陛下此刻该已到陈州了,不出数日便能抵达正阳关。眼下这局面,咱们不必急于求功,先守好关内、稳住浮桥,不给南唐军可乘之机,便是头等要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陛下到了再谋后动,才是万全之策。”
nbsp这番话条理分明,句句在理,赵匡胤纵有不甘,也知李谷所言非虚。他望着舆图上东侧那片本可设伏的芦苇荡,想起南唐军若追击而来的松懈模样,只觉这般战机白白错过实在可惜,喉间动了动,终究没再争辩,只重重叹了口气,抬手抱拳道:“末将明白了,定遵相公吩咐,严守关隘。”
nbsp李谷望着赵匡胤掀帘离去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了然——他怎会不知这年轻将领心中的遗憾?那是武将对战机的敏锐,是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热血,可眼下的局面,这是他能做的最稳妥的方法,至于立功,他焉敢有奢望?纸上学来终觉浅啊,文臣当真是做不了武将谋略天下之事啊!
喜欢。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触即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