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7章 全场由本公子买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姜国。

    nbsp马大师的去世已经被人淡忘,又有诸多贤者来到姜国讲道,或者论道。

    nbsp十多年来,姜国一直在大力推广纸张,以及龙文、纸书。

    nbsp再加上胡家说书人的努力,墨家“夜校”扫盲的坚持等。

    nbsp天下人在读书识字方面的进步一日千里。

    nbsp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文字的便利。

    nbsp高产作物的推广,也使得农民有了喘息之机,不再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

    nbsp列车、水运等交通工具,也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了现实。

    nbsp而姜国,就是天下文运的中心,九州之地所有百姓仰慕的圣地。

    nbsp招贤馆、百家讲坛、藏书馆等建筑也都在一起。

    nbsp为天下文人创造极致的便利。

    nbsp而最大的便利,还是“白食”。

    nbsp人活着就要吃饭。

    nbsp读书人也一样。

    nbsp没成名的读书人,就像扑街作者一样,没有任何收入,连馒头咸菜都吃不起。

    nbsp好在姜国对读书人的供养政策不错,根据其才学进行评级,每日享受不同档次的伙食。

    nbsp真正混出名气的,都有固定的职务,有稳定的收入,不会在招贤馆中吃饭。

    nbsp反而那些毫无名气的白丁,就指望每日的白饭活着。

    nbsp百家讲坛,持续一上午的论道宣告暂停。

    nbsp论战双方在纸板上挥毫泼墨,留下自己的思绪,随即离开讲坛去吃饭。

    nbsp他们倒是意犹未尽,想论战三天三夜。

    nbsp可旁听的人不行。

    nbsp在多次发生学子们因饥饿昏迷后,姜国就对这方面做出了规定。

    nbsp巨大的饭堂中,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讨论今日的见闻,分享自己的看法。

    nbsp也有人坚持“食不言寝不语”,沉稳的吃饭、喝水。

    nbsp饭堂中又来了一群人。

    nbsp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与他年岁极不相符的是胸前那块紫色的身份铭牌。

    nbsp这是客卿的标志。

    nbsp身份铭牌作用很多。

    nbsp没有身份铭牌的,默认是白丁,只能获得白饭。

    nbsp其他更高的待遇,就需要身份铭牌了。

    nbsp客卿铭牌应该去客卿专属的饭堂。

    nbsp但此人偏偏不。

    nbsp“这位师傅,我客卿身份能享受的伙食是?”

    nbsp“两碟素菜,两碟荤菜,二两酒或者半斤果酿。如果你有什么想吃的,也可以单独告诉我们。”

    nbsp“师傅,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nbsp“没事,我们可以帮您减少分量。”

    nbsp“不不不,师傅,我是这么想的,我不要那些高级的饭菜,我想都换成卤蛋,您看行不行?”

    nbsp饭堂的厨子愣了很久。

    nbsp客卿?

    nbsp吃卤蛋?

    nbsp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nbsp饭堂中,比白食高一级的就是加个卤蛋。

    nbsp卤蛋这东西在外面或许是好东西。

    nbsp但在姜国……

    nbsp怎么说呢,姜国的鸡蛋吃都吃不完。

    nbsp卤蛋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nbsp用客卿的伙食换取卤蛋,这是怎么想的?

    nbsp厨子甚至怀疑,这个客卿是否冒充的,或者那身份铭牌是否捡来的、偷来的,或者自己造的。

    nbsp“这位客卿,您确定要把用来自齐国的蔬菜、吴国的鱼虾、西域的香料、百越的果酒换成卤蛋?”

    nbsp“我确定!你就告诉我能换多少就行了。”

    nbsp厨子在心中核算了一下。

    nbsp“如果单论价值的话,能换上万个吧。”

    nbsp“什么?”

    nbsp不光是那位客卿,他身边跟随的一群人也都露出狂喜之色。

    nbsp“上万个卤蛋,这得吃多久啊。” 第1847章 全场由本公子买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