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0章 你做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敢问先生,在哪里见了道?”

    nbsp挑灯僧回答说:“百万卷书中!”

    nbsp岳川无语。

    nbsp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nbsp至于挑灯僧说的“百万卷书”,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怀疑。

    nbsp毕竟在纸书出现之前,书的载体都是竹和帛。

    nbsp帛价格昂贵,竹简相对廉价。

    nbsp然而,藏书、读书,依旧是公卿大夫们的特权。

    nbsp因为平民百姓买不起书。

    nbsp中产阶层咬咬牙或许能买到一卷书、两卷书,但是并不能改变文盲的现实。

    nbsp汗牛充栋、学富五车已经是人们想象的极限。

    nbsp百万卷书,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nbsp然而,岳川知道,对方没吹牛说谎。

    nbsp因为挑灯僧有一个官方的身份——守藏史。

    nbsp守:看守、照料、保护。

    nbsp藏:储存大量东西的地方、佛教或道教经典的总称,在春秋时代,还有国家历史的含义。

    nbsp史:文职官员。

    nbsp换个大家熟悉的说法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

    nbsp也正因此,挑灯僧说他有读书百万卷,一点儿也不夸张。

    nbsp明白“挑灯僧”的身份后,岳川脱口而出:

    nbsp“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先生以为如何?”

    nbsp这一句是《道德经》的开篇,当然,也可以称其为《德道经》。

    nbsp虽然后世有太多篡改、注水,但多多少少也包含了一些老子的思想精华。

    nbsp岳川很想知道,挑灯僧接下来怎么跟自己辩。

    nbsp“岳先生所言,甚合吾心!哈哈哈哈……”

    nbsp孔黑子在一旁喃喃道:“道,是可以诉说的,但道不是恒定的,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也没有固定的说法。人们可以给道命名,但所有名字都不能代表道。道只能是道,也永远是道!”

    nbsp挑灯人点头,“孔先生悟性甚佳!”

    nbsp孔黑子连忙摆手,“不不不!学舌罢了,比不得二位先生。”

    nbsp岳川低头不语,陷入深思。

    nbsp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帛书版《道德经》。

    nbsp这一版本是马王堆古墓中发掘出的竹简,还原而成。

    nbsp在此之前,人们读的都是传世版《道德经》。

    nbsp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nbsp传世版的意思:“道”是可以被阐述的,被阐述出来的“道”并不是寻常的“道”;“名”是可以被定义的,但被定义出来的“名”并不是寻常的“名”。

    nbsp看上去好像就一字之差,然而其中意境相差十万八千里。

    nbsp类似的改动还有很多,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有900多处篡改,导致原文350句中的200多句含义发生颠覆性变化。

    nbsp篡改者不但篡改内容,就连书名也没放过。

    nbsp原本是《德经》、《道经》两部,德在上,道在下,而篡改后成了《道德经》。

    nbsp岳川也不知道帛书版是否就是最原初的版本。

    nbsp原本没有证伪的机会,而现在,机会来了。

    nbsp“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先生以为如何?”

    nbsp此刻,岳川忘记了上辈子见过的所有的《道德经》解析。

    nbsp他想到了自己通过虫洞窥视异域神明的场景。

    nbsp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觉,一种无法用词语表达的特殊经历。

    nbsp但是“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时,岳川解释不通了。

    nbsp岳川不由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

    nbsp难道上辈子篡改过的注解才是真的?

    nbsp这两句话说的是混沌初开,描述了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960章 你做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